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组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4
I、随着天气变冷,甲、乙两地爆发了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为研制相应的疫苗,某药物研究所从甲、乙两地分别提取病毒样本(甲地:m型病毒;乙地:n型病毒),在某种哺乳动物体内进行注射实验,观察到机体内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II、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L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培养液中接种一定量的活性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以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机体内首次产生抗体,首先需要_______个信号激活B细胞,并在由________产生的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下,最终由浆细胞产生和分泌。
(2)流感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首先需要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使______细胞活化,该细胞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最终由抗体或其他免疫细胞消灭。
(3)研究人员在实验中第二次注射的是______;第三次注射后机体内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是_________。实验中第三次注射后,曲线的差异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机体对哪种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更加强烈。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内发生了________(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从而实现了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预防。
(4)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是非常困难的,可用光学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25×16,)等仪器进行抽样检测。每块血球计数板上有________个计数室。
(5)本实验中,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在培养后期对培养液稀释10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显微观察到某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如图3.若最终几个样方中平均数与其相同,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约为________个/毫升。

   

23-24高二下·江苏盐城·期中
知识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 mL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培养液中接种一定量的活性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以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葡萄糖培养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冷却后才能接种活性酵母菌,原因是__________。 培养时的温度对酵母菌的增殖有很大影响,为促进其快速增殖,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______(选择填空)。
a. 15℃-18℃                    b. 20℃-28℃
c. 30℃-35℃                    d. 40℃-43℃
(2)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是非常困难的,可用光学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25×16,如图1)等仪器进行抽样检测。每块血球计数板上有____个计数室。
(3)某同学某天制片后,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酵母菌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那么,他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4)本实验中,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该实验每天要定时取样,每个样品计数3次,也就是要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5)在培养后期对培养液稀释10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显微观察到某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如图3。若最终几个样方中平均数与其相同,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个/毫升。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