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8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5)题。
猫的毛色奥秘
猫的毛色多样迷人,这些颜色的形成与基因密切相关。
第一类基因决定猫的基础颜色。有色猫可以简单地分为黑色系或红色系(即橘色系)。让猫呈现为黑色的物质叫做“真黑素”。真黑素的合成由三个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b')控制。其中B基因决定纯黑色、b基因决定巧克力色,b'基因决定肉桂色。B相对与b、b'是显性,b相对于b'是显性。此外,因为酪氨酸是制造真黑素的必需物质,如果一只纯黑猫的饮食中没有摄入足够的酪氨酸,黑色皮毛可能会变成棕红色。
橘色系是通过棕黑素表现出来的,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控制合成。XRY、XRXR 抑制真黑素的合成,合成褐黑素,表现为橘色;XrY、XrXr不抑制真黑素的合成。雌猫早期胚胎发育时每个细胞中的X染色体会随机失活一条,另一条X染色体能表达。因此XRXr的猫部分细胞能合成褐黑素,部分细胞能合成真黑素,身上有橘色区域有黑色系颜色区域,表现为有斑块。
第二类基因的作用会影响色素的分布和形式,将基础颜色变为更浅的色调,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稀释”,故得名毛色稀释基因。具体而言,当猫携带两个隐性的稀释基因(dd)时,原本的基础颜色(黑色、巧克力色、肉桂色、橘色)会变成它们的浅色版本(蓝色、浅紫色、浅黄褐色、奶油色)。
能够让猫表现出白色的基因有两对,我们将第一对称为强力白(W和w),强力白属于突变基因,一旦出现显性突变(w→W),会阻止色素到达皮肤,整只猫为纯白色。第二对称为斑点白(S和s)。当猫的基因型是 ss 时,不会影响猫咪本身的颜色;Ss 会让猫咪全身的50%以下出现白色;SS 会让猫咪全身出现50%以上的白色。在这种基因的作用下,猫会出现各种不同白色块。
猫的毛色还受到其他一些基因控制,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猫的毛色多种多样。
(1)巧克力色与肉桂色等是猫毛色的不同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_
(2)请写出纯合浅黄褐色雌猫的基因型___________(不考虑白色相关基因),纯黑猫有时会褪色,说明性状是基因和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一些猫会有很雅致的名字“雪里拖枪”、“乌云盖雪”等,他们的白色相关基因分别是___________。(不考虑其他基因)
(4)三色猫(由白色、黑色和橘色组成)通常是母猫。请解释该现象。___________
(5)现有两只纯黑色猫杂交得到浅紫色猫。这两只黑猫再次繁育,出现浅紫色猫的概率是___________
23-24高一下·北京丰台·期中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性状与相对性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体细胞中存在两条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够表达,另一条X染色体异质化失活形成巴氏小体,且在不同体细胞中X染色体的表达或失活是随机的。
I.猫的毛色黑色和黄色分别有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选择两只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单色猫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

性别

亲代表现型

F1表现型

F2表现型

雌性猫

黑色

黑黄相间色

黑色:黑黄相间色=1:1

雄性猫

黄色

黑色

黑色:黄色=1:1


II.已知等位基因S和s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猫的毛色出现白色块状区域的面积,基因型为ss时无白色斑块,基因型为Ss时白色斑块面积小于50%,基因型为SS 时白色斑块面积大于 50%。
III.等位基因D和d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当基因型为dd时,会使猫的毛色出现淡化,如黑色可以淡化为蓝色,黄色可以淡化为奶油色。
注:当猫的毛色同时出现黑黄白,称三花猫。
请思考:
(1)F1中雌性猫毛色为黑黑相间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等位基因S和s的基因座位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I中亲本多次交配产下的后代中偶尔出现一只黑黄相间的雄猫,该猫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并用遗传图解表示该猫形成过程____________(配子只要求写出与该猫形成有关的类型)。
(3)—只纯合雌性蓝白猫与一只纯合雄性猫交配,产下一只三花猫,且白色面积小于50%,则与该蓝白猫交配的雄性猫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这对亲本产生的F1雌雄猫相互交配,选取F2中的三花猫和黄猫交配,则F3中出现三花猫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