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2
小麦(6n=42,异源六倍体)赤霉病是由赤霉菌侵染引起的小麦病害,具有全球性,可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培育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是控制小麦赤霉病危害的重要途径。科研人员采用诱导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花药离体培养、小麦与玉米杂交培育单倍体等方法在抗赤霉病小麦育种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称作无性系变异,利用此阶段的材料诱导突变体的原因是_______,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诱变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突变。为确定获得的愈伤组织或胚状体是否具有赤霉病抗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赤霉菌侵染小麦后产生的次生代谢物,次生代谢物是一类______(填“大分子”或“小分子”)有机物。研究发现,DON是赤霉菌在小麦组织中扩展的必需物质,且DON浓度越高,赤霉菌的扩展速度越快。某实验小组欲以不能产生DON的赤霉菌为材料进行实验验证上述结论,则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应为__________
(3)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进行单倍体育种已经成功用于小麦赤霉病抗性的遗传改良。由于小麦的单倍体植株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且__________,可以表现出染色体上特定基因控制的性状,因此,通过______,可获得能稳定遗传的具有赤霉病抗性的个体。
(4)研究发现,小麦与玉米(2n=20)杂交后,在最初的3次细胞分裂中,来自玉米花粉的染色体被逐渐排除,则这3次细胞分裂所产生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范围是_______;由此可获得小麦单倍体胚,小麦单倍体胚经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在培养过程中,从激素的角度分析,培养基中______等可直接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小麦单倍体胚能生长、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2024·山西·二模
知识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综合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概念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小麦赤霉病是全球性小麦病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可加快抗赤霉病小麦的育种进程。请根据所学内容和材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工程是以植物的___________为理论基础,以___________为技术支持,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对植物进行遗传操作,从而实现对植物的改良和利用。
(2)为了加快抗病基因型的纯合速度,可采用玉米授粉诱导小麦加倍单倍体法。抗病小麦(6n=42)与玉米(2n=20)杂交后,在杂交后的最初3次细胞分裂过程中,来自玉米花粉的染色体会被逐渐排除掉,最终仅剩下来自母本小麦的染色体,形成了小麦单倍体胚。该单倍体胚经培养形成幼苗后,再进行染色体加倍。
①杂交后最初3次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细胞发生了___________变异。
②小麦单倍体胚中含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可用___________(物质名称)对单倍体幼苗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处理后的抗病小麦含有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3)将(2)中获得的植物种子进行“幼胚离体培养”,其大致流程是:用无菌水冲洗3~5次麦粒,在无菌条件下剥出麦粒的幼胚。将幼胚尖端向下接种在MS培养基上,放入25℃培养室中培养,接种4天后置于2~4℃低温条件下“春化”15天,然后移栽至盆钵中生长。
①接种小麦幼胚的MS培养基上应添加___________等物质,幼胚培养初始阶段培养室内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给予光照。
②与传统的用小麦种子在土壤中种植育种相比,育种工作中采用“幼胚离体培养技术”的优势是: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