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36
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将Ipp20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并进行扩大培养。如图所示为部分过程,图2中为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通常采用影印法(使用无菌的毡布压在培养基A的菌落上,带出少许菌种,平移并压在培养基B上,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Ipp20基因终止子序列位于图1的_________(填“非编码区1”“编码区”或“非编码区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质粒载体的目的基因上游通常需要有__________碱基序列,是识别位点,能驱动_________
(2)将构建好的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时,通常需要用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处理后的大肠杆菌能_________,从而有利于目的基因进入其体内。
(3)已知在构建载体时,目的基因插入到了庆大霉素抗性基因序列中,但未改变质粒上青霉素抗性基因序列,则培养基A、B分别添加了_________,以便于对大肠杆菌进行筛选,图中菌落_________中含有目的基因。
23-24高二下·河北沧州·期中
知识点:基因的结构及功能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综合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DNA体外重组实验中,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形成基因表达载体时,基因表达载体是否构建成功需要进行筛选与鉴定。抗药性筛选法是一种常见的筛选方法,该方法实施的前提条件是载体DNA上携带特定的抗性基因。利用某外源DNA和pBR322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然后导入大肠杆菌中,并进行筛选和鉴定,部分过程如图1、2所示,其中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限制酶PstI和BamHI识别序列和切点分别是—CTGCA↓C—和—G↓CATCC—,为构建重组质粒,图1中,若使用限制酶PstI切割外源DNA片段,则切割pBR322应该选择限制酶___(填“PstI或”“BamHI”),不选择另外一种限制酶的理由是___
(2)在某次实际操作中,实验人员将外源DNA片段插入pBR322的BamHI切割位点处,构建了重组质粒,然后导入大肠杆菌中。为检测重组质粒是否构建成功,实验人员进行了图2所示的实验。   

①结合图2阶段一实验分析,将大肠杆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的方法是___。该培养基中添加了氨苄青霉素(Amp),但是能在该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并不是一定导入了含外源DNA的重组质粒,这是由于___
②实验人员利用影印培养技术,将一块无菌丝绒布接触含有大肠杆菌菌落的平板表面,使之定位沾上菌落印迹,然后平移并压在含四环素(Tet)的培养基上,经过培养至菌落显现,如图2阶段二实验所示。导入了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菌落应该从含___(填“Amp”或“Tet”)的培养基上获取,理由是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