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7
海洋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类每年向大气排放的CO2约有30%被海洋吸收。如图表示海南某沿海海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有______,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主要存在形式为______,分解者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微型生物碳泵是近年新提出的海洋储碳生物学机制,其阐述了由微型生物参与的将活性溶解有机碳(DOC)转化为惰性溶解有机碳(RDOC)的生态过程,RDOC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图中的______(填序号)过程。研究发现,微型生物碳泵的转化水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创造有利于______(填“DOC”或“RDOC”)保存的环境,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3)海洋运输过程中,发生少量石油泄漏不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这说明海洋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若污染过于严重,海洋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其原因是______
22-23高二下·海南·期中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碳循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回答下列问题:
Ⅰ、统计数据显示,地球上的碳45%来自陆地,其余的55%集中在海洋,构成了海洋碳汇,海洋碳汇也称为“蓝碳”。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在生物圈的碳循环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海洋生物群落,依赖的生理途径主要是_____,碳在海洋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_____的形式传递。海洋碳汇对全球碳汇起着重要的作用,能直接影响地球气候变化,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2)我国科学家提出的“微型生物碳泵”理论阐释了海洋储碳的新机制:微型生物活动把溶解有机碳从活性向惰性转化,使其不易被分解释放CO2,从而构成了海洋储碳。“微型生物碳泵”对全球碳平衡的意义是_____
(3)海洋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会引发全球性的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缺氧、热带雨林消失等。写出缓解温室效应的举措:_____(答出两点)。
Ⅱ、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碳库(包括地质碳库、植被碳库等)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过程 。在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人为种植灌木(人工灌丛化)能显著强生态系统的碳汇,更好地实现碳中和。在我国西北某荒漠草原大量种植柠条、沙棘等灌木,将其改造成灌-草符合系统,对其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荒漠草原人工灌丛化前后的碳组分对比
植被碳(kg/ m2枯落物碳(kg/m2土壤碳(kg/ m2总碳(kg/ m2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0.05240.07271.94352.0686
灌-草复合系统0.31440.12781.96332.4055

回答下列问题:
(4)群落的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5)灌丛化过程中,灌木能取代草本植物称为优势物种,其原因是_____
(6)人工灌丛化后总碳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碳组分中的_____。人工灌丛化体现了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_____进行。
(7)枯落物是连接植被碳和土壤碳的中间纽带。枯落物中碳的去向有_____。(填序号)
①转化为植被碳             ②转化为土壤碳                    ③转化为大气碳
④储存在土壤小动物和微生物体内
(8)人工灌丛化是一项重要的生态措施,由此产生的碳汇还可用于交易,增加当地百姓收入。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原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