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363
近年来我国探索并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通过大豆、玉米高矮作物空间错位搭配(如图所示),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助农增产增收。

项目品系甲品系乙
正常光弱光正常光弱光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1.3910.1811.646.25
叶绿素含量(mg/g)1.782.011.412.32
气孔导度(molH2O/ m2•s)0.050.110.120.04
胞间CO2浓度(μmolCO2/m2•s)111.8216.2274.2207.2
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增产增收的原因:①大豆根系中的根瘤菌具有良好固氮能力,氮素可用于合成____(写出2种)等物质,参与光合作用过程。②充分利用边行优势(大田种植时,边行作物的生长发育比中间行作物表现好),这种优势出现的原因是____
(2)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时若间距过小,大豆容易因玉米遮阴出现茎秆过度伸长的现象,这虽有利于长高,吸收更多光能,但由于需要消耗更多光合产物用于长高,使得光合产物向种子转移量____(填“减少”、“增多”、“不变”),导致大豆收成有所降低。表格为甲、乙两个品系的大豆植株分别置于正常光和弱光下处理后相关光合作用参数。
①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分布在____,作用是____,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分析表格数据,在弱光下品系甲、乙的大豆植株叶绿素含量均升高,其生理意义是____
②依据上表数据可知,品系____的大豆植株耐阴能力更强,判断依据是____
(3)综上分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产生的生态效益有____
2024·浙江宁波·二模
知识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含量及功能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近年来各地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指示加大了对玉米、大豆间作(间作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和大豆的根系深浅不同,植株高矮不同玉米间作套种大豆可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等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
(2)与大豆共生的根瘤菌可以固氮,供作物利用。作物可利用氮元素合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即可);提高光合速率,增加产量。
(3)如图是玉米与某豆科作物间作和单作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单株玉米吸收CO2速率。(假设间作与单作时各农作物间的株距相同)据图判断间作玉米对二氧化碳和光能的利用率较高,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4)不同的玉米品种会为大豆带来不同的遮光效果,为研究最佳的相间种植组合,用黑色遮阳网模拟不同玉米的遮光效果,设CK(正常光照)、A1(一层黑色遮阳网遮阴,模拟C品种玉米)、A2(两层黑色遮阳网遮阴,模拟D品种玉米)3个处理组,每组中均种植南豆12和桂复3号两种大豆若干株,部分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品种处理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1气孔导度Gs(μmol·m-2·s-1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1(μmol·m-2·s-1蒸腾速率T(μmol·m-2·s-1
南豆12CK18.0740.438260.9995.006
A117.5050.336274.0264.679
A212.5030.304327.8184.561
桂豆3号CK20.1020.430275.1825.682
A116.5030.348286.1785.040
A211.0520.231308.1603.204

①根据上表,为尽可能提高相间种植时大豆的产量,应选择的种植组合是____________
②由上表可知:弱光环境下,由于光照强度不足,限制了光反应,导致____________降低,进而导致____________升高。
充满智慧的我国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如俗话说的“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近年我国探索并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通过大豆、玉米高矮作物空间错位搭配,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助农增产增收。请回答:
(1)大豆根系中的根瘤菌具有良好的______效果,提升土壤的肥力,降低化肥使用成本。玉米吸收土壤中的硅较大豆多,而大豆吸收土壤中的钙较玉米多,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吸收元素的差异与细胞膜上的______直接有关。
(2)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增产增收的原因之一是充分利用边行优势(大田种植时,边行作物的生长发育比中间行作物表现好),请分析边行优势出现的原因______
(3)C3植物与C4植物在光、水、养分等资源利用上存在竞争和互补效应,该复合种植技术充分利用了上述特点。分析下图可知C4植物固定CO2的反应由PEP羧化酶催化,PEP羧化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比Rubisco(一种催化CO2固定的酶)更强,推测在干旱环境中C4植物的生长比C3植物好的原因是______

(4)有研究发现不同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单株干物质分配比率如下表,分析实验结果可知,______种植模式下的玉米增产效果最好,此模式能提高玉米单株产量的原因是______

干物质分配比率(%)

种植模式

拔节期

灌浆期(玉米籽粒形成期)

M

40.05

59.95

40.25

18.58

41.17

Ms2∶2

41.25

58.75

31.60

15.74

52.66

Ms4∶4

40.57

59.42

35.55

13.72

50.73

Ms6∶6

41.32

58.68

32.21

13.57

54.22

说明:M(玉米单作),Ms2∶2(2行玉米2行大豆间作),Ms4∶4(4行玉米4行大豆间作),Ms6∶6(6行玉米6行大豆间作)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