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57
我国存在着多种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生活的生物存在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过程参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寒温带针叶林生物群落区别于热带雨林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________
(2)水鹿是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中常见野生林栖动物,主要以各种野草、树叶为食。水鹿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时,能量从第_______营养级流向分解者。调查显示2012年长白山约水鹿445头,2023年约1636头,且母子鹿遇见率和幼鹿占比都显著增加。由此推测,目前长白山水鹿种群的年龄结构最可能为_________。目前通常采用红外相机来调查水鹿的数量,与标记重捕法相比,这种调查方法的优点有_______(答出两点)。
(3)在食物链“植物→雪兔→猞猁”中,与猞猁相比,雪兔的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值明显较低,从食物成分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调查发现,猞猁种群摄入的能量为8.0×102J.hm-2.a-1,同化量为5.5×102J.hm-2.a-1,若猞猁种群同化的能量中约20%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则其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约为_________ J.hm-2.a-1
(4)热带雨林是陆地上非常高大、茂密的生态系统。雨林中动物种类丰富,但每种动物的个体数不多,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现象存在的原因是______
2024·山西晋中·模拟预测
知识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碳循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我国存在着荒漠、草原、森林、湿地和海洋等多种群落类型,每一类又可分为更具体的群落类型。例如,我国的森林类型又可分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等。回答下列问题:
(1)陆地上的荒漠、草原、森林等群落类型主要是根据群落的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划分的。
(2)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_过程参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3)水鹿是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中常见野生林栖动物,主要以各种野草、树叶为食。水鹿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时,能量从______营养级流向分解者。调查显示2012年长白山约水鹿445头,2023年约1636头,且母子鹿遇见率和幼鹿占比都显著增加。由此推测,目前长白山水鹿种群的年龄结构最可能为______
(4)在东北的寒温带针叶林中存在一种猫科食肉动物——猞猁,它的食物主要是雪兔等野兔,天敌主要是虎、豹、雪豹等大型猛兽。对猞猁的食物、天敌、栖息地等的研究属于对猞猁的____________的研究;雪兔的数量既属于影响猞猁种群数量的一种生物因素,也属于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
(5)以下植物特征属于热带雨林有:______;属于落叶阔叶林的有:______
A.乔木有板状根       B.芽具有鳞片        C.芽无鳞片       
D.多数是风媒花       E.风媒花很少
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某农场在确定水稻稳产的 基础上发展了“稻萍鱼鸭 ”立体养殖的农田生态系统,其中浮萍不仅作为鱼和鸭的饲料, 而且吸收氮、磷能力强,可净化稻田水质。经调查该农田生态系统第一、二营养级的能量 流动情况如下表所示(净同化量是指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单位 J ·cm-2 ·a-1 )。

项目

净同化量

呼吸消耗量

流向分解者

未利用

人工输入

第一营养级

138

75

13

107

0

第二营养级

27.1

15.9

3.1

15

2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稻田中放养的一些小型鱼类以碎屑和浮游植物为食,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这 些鱼类属于 ___
(2)为了研究水稻的生态位,需要调查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是 ___ J ·cm-2 ·a-1 ,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保留 1 位小数)。
(3)“稻萍鱼鸭 ”立体生态农业是“无废弃物农业 ”,能通过 _______ 调节机制使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明显低于森林生态系统,请从营养结 构角度分析原因:___
(4)鱼、鸭的粪便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许多有机肥,有利于水稻增产,请说明原因_________。氮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从物质循环角度解释为什么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 氮肥:___
(5)“稻-萍-鱼-鸭 ”生态系统相比单作稻田生态系统更稳定,原因可能是___。
A.单作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存在捕食关系
B.“稻-萍-鱼-鸭 ”模式丰富了稻田生态系统,延长了食物链
C.害虫与鸭群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稻田引入萍鱼鸭后,充分利用稻田生态位,提高了生态位效能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