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实验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90
某种昆虫野生型为黑体圆翅,现有3个纯合突变品系,分别为黑体锯翅、灰体圆翅和黄体圆翅。其中体色由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翅形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为研究突变及其遗传机理,用纯合突变品系和野生型进行了基因测序与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测序结果表明,3个突变品系与野生型相比,均只有1个基因位点发生了突变,并且与野生型对应的基因相比,基因长度相等。因此,其基因突变最可能是由基因中碱基对发生____导致。
(2)研究体色遗传机制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1所示:

杂交组合

P

F1

F2

I

黑体

黄体

黄体

黄体

3黄体:1 黑体

3 黄体:1 黑体

灰体

黑体

灰体

灰体

3 灰体:1 黑体

3 灰体:1 黑体

III

灰体

黄体

灰体

灰体

3 灰体:1黄体

3灰体:1 黄体

注:表中亲代所有个体均为圆翅纯合子。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控制体色的基因A1(黑体)、A2(灰体)和A3(黄体)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显性对隐性用“>”表示),体色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定律。
(3)研究体色与翅形遗传关系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杂交组合

P

F1

F2

IV

灰体圆翅

黑体锯翅

灰体圆翅

灰体圆翅

6灰体圆翅: 2 黑体圆翅

3 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黑体锯翅

灰体圆翅

灰体圆翅

灰体锯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 1黑体锯翅

3 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锯翅性状的遗传方式是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
(4)若选择杂交Ⅲ的F2中所有灰体圆翅雄虫和杂交V的 F2中所有灰体圆翅雌虫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代表现型有____种,其中所占比例为2/9的表现型有哪几种?____
21-22高一下·福建·期末
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基因突变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种昆虫为XY型性别决定生物。昆虫体色为黑体﹑灰体和黄体,分别由基因A1、A2、A3控制,A1、A2、A3互为等位基因。翅形为圆翅和锯翅,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为研究体色与翅形的遗传关系,选取纯合品系为亲本进行五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P

F1

F2

黑体圆翅♀×黄体圆翅♂

黄体圆翅♀、♂

3黄体圆翅:1黑体圆翅

3黄体圆翅:1黑体圆翅

灰体圆翅♀×黑体圆翅♂

灰体圆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

灰体圆翅♀×黄体圆翅♂

灰体圆翅♀、♂

3灰体圆翅:1黄体圆翅

3灰体圆翅:1黄体圆翅

灰体圆翅♀×黑体锯翅♂

灰体圆翅♀、♂

6灰体圆翅:2黑体圆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l黑体锯翅

黑体锯翅♀×灰体圆翅♂

灰体圆翅♀、灰体锯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1)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控制体色的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显性对隐性用“>”表示),关于体色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
(2)根据第_________组实验,能判断出翅形基因的遗传方式。
(3)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三中F1灰体圆翅雄虫与黑体锯翅雌虫杂交的过程____
(4)第五组实验的F2中,灰体圆翅雌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将实验五F2中所有灰体圆翅雌虫与实验三F2中所有黄体圆翅雄虫随机交配,子代黄体锯翅昆虫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_
某种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野生型为黑体圆翅。现有2个纯合突变品系,分别为黑体锯翅、灰体圆翅,其中体色由基因A/a控制,翅形由基因B/b控制。为研究突变及其遗传机理,用纯合突变品系和野生型进行了基因测序与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每个突变品系只有1个基因位点发生了突变,与野生型对应的基因相比,基因长度相等。因此,其基因突变最可能是由基因中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导致。
(2)用两种突变的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杂交组合

P

F1

F2

灰体圆翅

黑体锯翅

灰体圆翅

灰体圆翅

6灰体圆翅:2黑体圆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黑体锯翅

灰体圆翅

灰体圆翅

灰体锯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①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控制体色的基因在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锯翅性状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选择杂交Ⅰ的F2中所有灰体雌虫和杂交Ⅱ的F2中所有灰体雄虫随机交配得F3代,则在F3中A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_______。F3中所有灰体圆翅的雌虫中纯合体占________
(3)研究发现,该昆虫在形成配子时,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两对等位基因(位置相隔较远),与另外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重组比例很接近。已知在减数分裂时,雌虫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换,而雄虫不发生。假设控制昆虫翅无斑和有斑的等位基因(D、d)与控制昆虫灰体和黑体的等位基因(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距离较远。研究小组通过以下杂交实验证实该假设正确,但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出现两种结果,见下表:

亲本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的两种结果Ⅰ和Ⅱ

无斑灰体×无斑灰体

无斑灰体:无斑黑体:有斑灰体:有斑黑体=4:2:2:0

无斑灰体:无斑黑体:有斑灰体:有斑黑体=?


①请在答题纸方框中画出结果Ⅰ所对应的亲本雄虫中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用线条表示)上的位置关系______
②结果Ⅱ的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某种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野生型为黑体圆翅。现有2个纯合突变品系,分别为黑体锯翅、灰体圆翅,其中体色由基因A/a控制,翅形由基因B/b控制。为研究突变及其遗传机理,用纯合突变品系和野生型进行了基因测序与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每个突变品系只有1个基因位点发生了突变,与野生型对应的基因相比,基因长度相等。因此,其基因突变最可能是由基因中碱基对的______导致。
(2)用两种突变的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杂交组合

P

I

灰体圆翅

黑体锯翅

灰体圆翅

灰体圆翅

6灰体圆翅∶2黑体圆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 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黑体锯翅

灰体圆翅

灰体圆翅

灰体锯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3灰体圆翅∶1黑体圆翅∶3 灰体锯翅∶1黑体锯翅

①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控制体色的基因在______染色体上。锯翅性状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选择杂交I的中所有灰体雌虫和杂交Ⅱ的中所有灰体雄虫随机交配得代,则在中A基因的频率是______中所有灰体圆翅的雄虫中纯合体占______
(3)研究发现,该昆虫在形成配子时,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两对等位基因(位置相隔较远),与另外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重组比例很接近,已知在减数分裂时,雌虫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换,而雄虫不发生,假设控制昆虫翅无斑和有斑的等位基因(D、d)与控制昆虫灰体和黑体的等位基因(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距离较远,研究小组通过以下杂交实验证实该假设正确,但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出现两种结果,见下表:

亲本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的两种结果I和II

无斑灰体×无斑灰体

I

无斑灰体∶无斑黑体∶有斑灰体∶有斑黑体=4∶2∶2∶0

无斑灰体;无斑黑体∶有斑灰体∶有斑黑体=?

①请在答题纸方框中画出结果I所对应的亲本雄虫中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用线条表示)上的位置关系______
②结果II的表现型比例为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