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30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在研究玉米、甘蔗等原产于热带地区的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发现:当向这些植物提供14CO2时,光合作用开始后的1s内,90%以上的14C出现在含有4个碳原子的有机酸(四碳酸)中,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四碳酸中的14C逐渐减少,而三碳酸中的14C逐渐增多,科学家将这类植物叫作C4植物。图1表示在适宜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普通玉米(A)、黄叶病玉米(B)光合作用的影响:图2表示玉米利用CO2的特殊途径,其中P酶与CO2的亲和力远比R酶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光照强度为y时,限制黄叶病玉米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内部因素是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在白天和晚上各12h的情况下,y强度下的A植物比B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多_________单位(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
(2)图2说明在这类植物的光合作用中,CO2中的C的转移途径是CO2_________→(CH2O),由图可知,玉米的C4途径发生在叶肉细胞中,通过_________(填结构名称)进入发生在___________(填场所)中的C3途径,两者共同完成CO2的固定。
(3)在夏季炎热的中午,小麦出现“午休现象”,是由于_________原因,小麦等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就会降低,而玉米没有“午休现象”,请据图2尝试推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从而保证C3的供应充足,可见玉米比小麦更耐干旱环境。
2024·安徽宣城·二模
知识点: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总、净光合与呼吸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C3植物指碳(暗)反应时形成的第一个化合物是三碳有机物的植物,如小麦、水稻等,体内只有一条固定CO2的途径,即卡尔文循环,其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中。C4植物指碳反应时形成的第一个化合物是四碳有机物的植物,如玉米、高粱、甘蔗、苋菜等产自热带的植物。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紧密排列,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类囊体能进行光反应,同时,CO2被整合到 C4化合物中,随后C4化合物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几乎无基粒,在维管束鞘细胞中,C4化合物释放出的 CO2参与卡尔文循环,进而生成有机物(如下图)。PEP羧化酶被形象地称为“CO2泵”,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进行光合作用,它提高了C4植物固定CO2的能力,使C4植物比C3植物具有较强光合作用(特别是在高温、光照强烈、干旱条件下)能力,并且无光合午休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产物都是______。玉米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中只能进行______反应,其原因是缺少______(结构)。
(2)C4植物固定CO2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正常条件下,植物叶片的光合产物一般以______(填物质)运输,但不会全部运输到其他部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4)干旱条件下,很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来说,C4植物与C3植物相比,______植物的CO2补偿点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
(5)科学家以14CO2为原料,通过______法探明了玉米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中的碳最终转移到有机物中的具体转移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物质名称和箭头表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