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59
生物界中广泛存在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数量性状遗传现象,如含有红色素的小麦籽粒呈现出深红色、红色、浅红色等连续变异的性状。科学家对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进行了研究,下表呈现了其中几组杂交组合情况。(用字母A/a、B/b等表示不同的等位基因)
杂交组合亲本表型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

组合一

红粒×白粒籽粒全部含有红色素含有红色素籽粒∶白粒=3∶1

组合二

红粒×白粒籽粒全部含有红色素含有红色素籽粒∶白粒=15∶1

组合三

红粒×白粒籽粒全部含有红色素含有红色素籽粒∶白粒=63∶1
请分析作答:
(1)小麦籽粒颜色至少是由_______对基因控制的,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合二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组合三F2含有红色素的籽粒由深到浅的表型共有_______种,其中与组合一F1表型相同的比例为_______
(3)将组合一F1和组合三F1杂交,其后代白粒小麦所占比例为_______
(4)研究发现,基因Tamyb10能够通过激活类黄酮与脱落酸合成相关基因来调控籽粒颜色和穗发芽抗性等。经长期驯化的大多数白粒小麦品种的种皮红色素不能正常积累,与该基因突变有关。例如基因Tamyb10-A1因其有2.2kb大片段T-DNA插入而失活,该突变属于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
(5)综上分析推知,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表现在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024·山西太原·一模
知识点: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植物,其花色由深至浅依次为紫色、深红色、红色、粉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每个显性基因对颜色的加深具有累加效应,果味由等位基因D/d控制。已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b和D/d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有雌株甲(紫花涩果)、雄株乙(红花无果)、雌株丙(白花涩果)三种纯合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其全部子代表型及比例统计结果如下表,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片段交换。

组别

亲本(P)

子一代(F1

组一F1雄株×组二F1雌株→子二代(F2

1/2雌株

1/2雄株

组一

甲×乙

1/2雌株

深红花甜果

深红花甜果:深红花涩果:红化甜果:红花涩果=3:1 :3:1

红花:粉花=1:1

1/2雄株

深红花无果

组二

乙×丙

1/2雌株

粉花甜果

1/2雄株

粉花无果

回答下列问题:
(1)甜果与无果____(填“是”或“不是”)一对相对性状,F1中雌株全为甜果的原因是:甜果为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且____
(2)控制花色的基因B/b位于____(填“常”或“X”)染色体。亲本乙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按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分析,基因D/d和A/a属于____的非等位基因,判断的依据是____
(3)若组一F1中的甜果植株和组二F1中的无果植株随机受粉,理论上,其子代中红花甜果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其基因型有____种。
(4)现对某红花雄株进行基因型测定,其测交子代中有1/4为红花涩果雌株。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测交过程:____
为了研究鸭的黑色素表型遗传规律,科研人员用3种体色的品系鸭子(2n=78)进行了系列实验。杂交亲本黑系鸭和白系鸭表型均为有黑(羽、蹼或喙有黑色素),樱桃谷鸭表型为无黑。按照黑色素在喙部沉积的相对面积大小,将喙色分为黑喙、黄喙、黑黄相间的花喙。用黑系鸭和白系鸭(有黑)与樱桃谷鸭(无黑)杂交,实验数据见下表(正反交结果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鸭子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至少答两条)。
(2)由表1可推断鸭黑色素合成由______(常/性)染色体上______(显性/隐性)基因控制。黑色基因用H/h表示,樱桃谷鸭基因型为______
表1黑色素合成遗传杂交实验

组合

杂交组合(P)

F1实际数量

有黑

无黑

有黑×有黑

864

309

有黑×无黑

156

170

无黑×无黑

0

35


(3)假设喙色受两对基因(H/h、Mb/mb)控制,由表2组合一可推断H、Mb两个基因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
表2 F1代不同组合喙色遗传杂交实验

组合

喙色组合

(F1

家系数

F2实际数量

F2理论数量

黑×黑

62

657

211

305

9

3

4

黑×黄

17

119

32

149

3

1

4

黄×花

1

2

3

21

1

1

2

黄×黄

3

0

0

35

0

0

1


(4)表2组合三F1花喙基因型是Hhmbmb,组合二和组合三F1黄喙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5)表2组合二F1某黑喙鸭产生配子时H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其后代鸭喙颜色是______。组合三杂交后代的分离比例不符合理论比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6)研究发现,鸭的喙色基因Mb、蹼色基因Mw和羽色基因T位于一条染色体上,蹼色基因Mw位点与喙色基因Mb位点之间因交叉互换产生的重组率为0.026,羽色基因T位点与喙色Mb位点之间的重组率为0.285,由此推断距离基因Mb更近的基因是______(Mw/T)。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