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01
工业革命后,人类排放的CO₂等温室气体剧增,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向全世界承诺,CO₂排放力争在2030年达到峰值,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传递。大气中的CO₂能够随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碳汇是指能吸收大气中的CO₂,减少其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或活动。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________碳汇(选填“增加”、“降低”)。碳循环过程中属于碳汇的最主要过程是________
(3)海洋贝类一方面利用海水中的HCO₃⁻形成贝壳,其主要成分为CaCO₃。,另一方面通过滤食水体中悬浮的有机碳颗粒,实现个体软组织生长,从而固定水体中的碳。据此判断,贝类养殖________碳汇(选填“属于”、“不属于”)。

(4)研究者测算了2010~2018年我国海洋渔业的碳排放量及碳汇量,结果如下图:
①结果显示,研究期内________
②截止2018年,我国海洋渔业尚未达到碳中和状态。理由是________
③下列与海洋渔业有关的各项措施中,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
A.增加贝类、藻类的养殖       B.提高海洋捕捞渔船的效率,降低能耗
C.海洋捕捞渔船使用清洁能源       D.增加海洋渔业捕捞量
2024·天津和平·一模
知识点: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碳循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的防治碳达峰和碳中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如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等。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树立了大国形象,彰显了大国担当,图1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²·a)),A代表相应能量: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________,A代表_______
(2)图1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约为______%(保留1位小数)。
(3)“温室效应”治理是全人类面临的一项的生态工程,“碳中和”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为___________原理。
(4)生态系统能维持一定的稳定性的原因是生态系具有____________能力,生态系统具有该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
(5)温室效应是当今全球气候的主要变化之一,图2中以CO₂形式流动的是_______(填图2中序号)。如果大气层中的CO₂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答出2点)等方式减少CO₂的排放,另一方面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增加CO₂吸收量,尽量达到CO₂相对“零排放”。当达到CO₂相对“零排放”时,生产者的CO₂吸收量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消费者的CO₂排放量。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