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如图为血压调节的部分流程,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Ⅰ(AI),继而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Ⅱ(AII)。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血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图中直接导致血管收缩的信号分子有______。在观看比赛时,人的血压往往会升高,此时图中的X神经最可能是______(填“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2)醛固酮分泌过多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加强,进而导致______上升,对水的重吸收增强,最终血容量升高。
(3)卡托普利是一种降压药,为验证其降压效果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表格:

实验步骤目的

简要操作过程

小鼠分组

将60只小鼠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为血压正常鼠,乙组为高血压模型鼠,丙组为①______

初次测定

对三组小鼠称量体重,并测量三组小鼠②______

______

按40mg·kg1用生理盐水对甲和乙组小鼠进行灌胃处理,持续四周

实验组处理

______

再次测量

同初次测定的步骤

实验数据处理并比较

血压:乙组>甲组≈丙组;AI含量:丙组>乙组>甲组;AII含量:乙组>甲组>丙组


(4)据上表推测卡托普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______酶的活性,进而使AII的含量下降,导致了醛固酮分泌量降低使血容量下降,血管______,外周阻力减少,血压下降。
23-24高二上·浙江·期末
知识点:血压及其调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肾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肾脏实质性病变是引起肾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下图为肾性高血压发生的部分机制示意图,其中,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I,再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而生成血管紧张素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肾性高血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与过程①相比,过程②的反应速度______。若肾性高血压不加干预可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高血压更严重,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反馈。
(2)图中促进外周血管收缩的信号分子有______;肾脏发生实质性病变后,皮层近曲小管细胞分泌激肽释放酶的量______(“增加”或“减少”)。
(3)临床上,医生在诊断肾性高血压时,通常要测定血浆醛固酮的含量,这是因为醛固酮分泌增加可促进______对Na的重吸收,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
(4)金鸡菊主要种植于我国新疆和田地区,可当茶饮用,具有降压效果。为探究其降压机制,科研人员利用卡托普利(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氯沙坦(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金鸡菊提取物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动物

灌胃处理/40mg·kg1持续4周

4周后实验结果

收缩压/kPa

血管紧张素Ⅰ

/μg·L1

血管紧张素Ⅱ/ng·L1

醛固酮/μg·L1

1

正常大鼠

生理盐水

17.15

10.92

389.59

0.20

2

肾性高血压大鼠

生理盐水

24.01

13.86

526.11

0.30

3

肾性高血压大鼠

卡托普利

17.27

15.03

374.48

0.16

4

肾性高血压大鼠

氯沙坦

17.13

13.83

1036.12

0.15

5

肾性高血压大鼠

金鸡菊提取物

19.51

14.74

401.77

0.21

①组别4中氯沙坦能降低血压的具体机制是______
②研究结果表明,金鸡菊可能通过抑制______活性,使血管紧张素Ⅱ含量______,最终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5)医生建议,肾性高血压患者应低盐饮食,其依据是______
肾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肾脏实质性病变是引起肾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下图为肾性高血压发生的部分机制示意图,其中,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而生成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Na+重吸收,同时排出K+。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血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与过程①相比,从反应速度和作用时间看,过程②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图中直接使外周血管收缩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____;若肾性高血压不加干预可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高血压更严重,这种现象是___________反馈调节的结果。
(3)临床上,医生在诊断高血压时,要测定血浆醛固酮的含量,这是因为醛固酮分泌增加可促进___________对Na+的重吸收,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_,引起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
(4)金鸡菊主要种植于我国新疆和田地区,可当茶饮用,具有降压效果。为探究其降压机制,科研人员利用卡托普利(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氯沙坦(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金鸡菊提取物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动物

灌胃处理/40mg·kg1

持续4周

4周后实验结果

收缩压/kPa

血管紧张素Ⅰ/µg·L1

血管紧张素Ⅱ/µg·L1

醛固酮µg·L1

1

正常大鼠

生理盐水

17.15

10.92

389.59

0.20

2

肾性高血压大鼠

生理盐水

24.01

13.86

526.11

0.30

3

肾性高血压大鼠

卡托普利

17.27

15.03

374.48

0.16

4

肾性高血压大鼠

氯沙坦

17.13

13.83

1036.12

0.15

5

肾性高血压大鼠

金鸡菊提取物

19.51

14.74

401.77

0.21


①与组别2相比,组别4中氯沙坦能阻滞___________,从而导致血管紧张素Ⅱ不断积累,含量显著增加。
②研究结果表明,金鸡菊可能通过抑制___________活性,使血管紧张素Ⅱ含量___________,最终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5)发生肾性高血压后,应适当注意饮食。根据本实验研究,请你对患者提出饮食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