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单选题-单选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57
高寒荒漠区可通过麦草沙障固定沙丘,采取青杨、乌柳和沙棘混交造林。为研究高寒荒漠区典型人工混交群落演替的规律,生态学家以贵南县黄沙头分别治理了25年、20年、15年、10年的人工混交群落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治理年限群落中的生物量和优势种进行调查,结果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治理年限乔木生物量灌木生物量总生物量草本植物的优势种
青杨沙棘乌柳
治理 25 年1.276.840.839.79膜荚黄芪、苔草、赖草
治理 20 年0.3960.910.7662.71苔草、早熟禾、膜荚黄芪
治理 15 年0.1036.710.1737.44苔草(高度可达 50cm 、耐阴性强)
治理 10 年0.010.4000.69针茅(高度可达 80cm 、喜光也耐半阴)
A.在群落中数量最多的物种,就是该群落的优势种
B.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C.在治理的10~15年间,苔草由于耐阴性强代替针茅成为草本植物的优势种
D.治理25年时,由于沙棘大量死亡,导致群落总生物量降低
23-24高二下·贵州遵义·开学考试
知识点: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