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01
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极高,有“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之称,研究人员绘制了某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珊瑚礁是由成千上万的珊瑚虫骨骼组成的。珊瑚虫体内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虫黄藻,除了从共生的虫黄藻处获取营养和能量外,珊瑚虫在有些情况下也会捕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则珊瑚共生体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_
(2)据图分析,该珊瑚礁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能量除来自生产者外,还有部分来自_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都占据较为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______。珊瑚礁生态系统不仅是重要的渔业产区,还可以保护海岸线免受强风巨浪的侵蚀,这些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对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的同时可以对其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利用,遵循的是生态工程的_________原理。
(4)水体富营养化是导致珊瑚礁退化的原因之一。调查发现,随着富营养化程度的加深,大型海藻覆盖率呈上升趋势。据此分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珊瑚礁退化的原因是_________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珊瑚礁是生物多样性极高的生态系统,为更好地保护珊瑚礁,开展了下列研究。
(1)珊瑚虫体内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虫黄藻,虫黄藻为珊瑚虫提供光合产物,珊瑚虫将其通过________产生的CO2提供给虫黄藻。
(2)除了从共生的虫黄藻获取营养和能量外,珊瑚虫在有些情况下也会捕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此时珊瑚共生体在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属于________
(3)不同含碳物质的碳元素中稳定同位素13C含量不同。13C值是追踪生物食源的常用指标,相关物质的13C的来源及13C值如下图1(虫黄藻和珊瑚虫的13C分别用13Cz13Ch表示)。

注:13C值=[(13C样/12C样-13C标/12C标)/(13C标/12C标)]×1000,样=样品,标=标准物质
虫黄藻和珊瑚虫的13C含量会因其营养来源发生变化,虫黄藻光合作用强度越高13Cz值越大,珊瑚虫从海水中浮游生物获取的能量比例越大13Ch值就越________
(4)分别从珊瑚礁区1和礁区2随机采集珊瑚,检测虫黄藻密度和13Cz值,结果如下图2、图3(△13C值=13Ch值-13Cz值)。

①由图3结果可知,礁区1的珊瑚虫从海水中浮游生物获取的能量比例很小,作出判断的依是________
②请解释珊瑚共生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策略________
(5)珊瑚礁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和多种价值。属于间接价值的是        
A.珊瑚礁可以保护海岸线免受强风巨浪侵蚀
B.珊瑚礁中的生物可以作为制造药品的原料
C.珊瑚礁优美的景观促进旅游业发展
D.虫黄藻吸收CO2有利于碳循环的稳定
珊瑚礁生态系统不仅是重要的渔业产量区域及生物多样性极高的生态系统,更具有防浪护岸的生态学效应。为了更好地保护珊瑚礁,开展了相关研究。
(1)珊瑚虫除了从与其共生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虫黄藻获取营养和能量外,还在有些情况下捕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珊瑚共生体在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属于___________
(2)不同含碳物质的碳元素中稳定同位素13C含量不同。13C值是追踪生物食源的常用指标,相关物质的13C的来源及13C值如图1所示(虫黄藻和珊瑚虫的13C分别用13Cz和13Ch表示)。

   
虫黄藻和珊瑚虫的13C含量会因其营养来源发生变化,虫黄藻光合作用强度越高13Cz值越大,珊瑚虫从海水中浮游生物获取的能量比例越大13Ch值就越_________(填“大”或“小”)。
(3)为进一步研究营养关系,某研究团队得出了某珊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图,如图2所示(单位:t·km-2·a-1)。

   
①第二营养级流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仅为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1位),分析原因是_________
②该研究中还有一项数据为“测得食物网中某种鱼的营养级是3.64”请解释“营养级3.64”不是一个整数的原因是_________
③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红腹海参等动物会消耗大量能量,且不能有效传递能量给更高营养级,因此,有建议提出:增加红腹海参的采捕量供人类食用。此建议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请阐述理由:_________
珊瑚礁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与其体内的虫黄藻构成了独特的共生关系,后者能进行光合作用,为珊瑚生长提供有机物。珊瑚礁不仅为大量海洋生物提供了产卵、繁殖、栖息和躲避敌害的场所,还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渔业资源、旅游观光资源等。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珊瑚礁正经历着大规模的退化,仅有46%的珊瑚礁处于相对健康的状态。
(1)在调查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时,研究者分别在3、6、9m水深地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珊瑚生境,布设50m的皮尺,用水下摄像机拍摄,统计每组50cm×50cm照片中各种珊瑚个体的数量,此调查采取的方法是_____法;珊瑚礁的存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2)水质富营养化也是导致珊瑚礁退化的原因之一、调查发现随着富营养化程度的加深,大型海藻覆盖率呈上升趋势。请据此分析富营养化导致珊瑚礁退化的原因是_____
(3)受损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修复需要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出发,注意生物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进行自组织,形成可以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的有序整体,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原理。
(4)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我国设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就是在_____层次上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构建生态走廊把分隔的、片段的动物栖息地连接起来,防止种群隔离,促进种群之间的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