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310
经人工诱变后,部分细菌由于某种酶被破坏,其细胞中某些化学反应不能正常进行,就形成了营养缺陷型菌株,这在工业生产上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人工诱变获得的某种氨基酸缺陷型菌株C和D,请回答下列问题:

接种的菌种

一般培养基

实验处理和结果

C

不生长

添加氨基酸甲,能生长

D

不生长

添加氨基酸乙,能生长

C+D

能生长

不添加氨基酸甲、乙,都能生长

(1)防止杂菌污染是培养微生物最关键的因素,微生物培养常见的灭菌方法有____
(2)突变株C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将突变株C和D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上,都能生长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3)现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菌株D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4个平板上均接种0.1 mL样品溶液,菌落数分别为156、178、486、191,通过计算得知原样品溶液中每毫升含有目的菌1.75×108个,则稀释倍数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人员在研究培养过程中意外得到一未知菌株,研究发现未知菌株能分解尿素,是因为该菌株能合成________。利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______(填“选择”、“鉴别”)培养基,可以分离出该菌株。
22-23高二下·河南·期中
知识点:基因突变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无菌技术其他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经人工诱变后,部分细菌由于某种酶被破坏,其细胞中某些化学反应不能正常进行,就形成了营养缺陷型菌株,这在工业生产上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某种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碳源和_____________等,除此之外,制备如图所示的培养基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①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用途分类,图中基本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4)进行过程②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_____________(填“基本”或“完全”)培养基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不同培养基中同种菌株的接种位置相同,为了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应挑取____________(填“菌落A”或“菌落B”)进行接种培养,并进一步鉴定。
(6)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目的菌获得两个突变株C和D,然后对突变株C和D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接种的菌种

一般培养基

实验处理及结果

C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甲,能生长

D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乙,能生长

C+D

能生长

不添加营养物质甲、乙,都能生长

突变株C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突变株C和D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上,都能生长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