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4
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部分相对性状如表所示。果蝇的毛型由基因D、d控制;翅型由两对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_bb表现为完整翅,其余基因型均为残翅;眼色的棕色和朱红色分别受基因M、N控制,暗红色是棕色与朱红色叠加的结果。品系甲为白眼隐性纯合突变体。

翅型

眼色

毛型

翅长

野生型

完整翅

暗红色

直毛

长翅

突变型

残翅

棕色、朱红色、白色

分叉毛

短翅

(1)残翅由完整翅突变而来,但完整翅却不能突变成长翅或短翅,这是因为____
(2)在饲养果蝇过程中,偶尔出现一只残翅雄果蝇,让其与某只完整翅雌果蝇杂交,F1中残翅∶完整翅=1∶1,选取F1中完整翅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2为完整翅:残翅膀=2∶1。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后代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若推测成立,则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完整翅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
(3)研究人员用品系甲与野生型果蝇乙进行正反交实验,所得F1均为暗红眼。将F1与品系甲进行杂交,所得F2为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白眼=41∶9∶9∶41。根据杂交结果,推测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为____;出现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白眼=41∶9∶9∶41的原因可能是____
23-24高二上·重庆黔江·阶段练习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连锁与交换定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暗红色源自于棕色素(受A、a基因控制)与朱红色素(受B、b基因控制)的叠加。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不能合成棕色素和朱红色素的白眼纯合突变体品系,用突变体、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组合子代表型及比例
野生型♀白眼♂全为暗红眼
野生型♂白眼♀全为暗红眼
组合二中子代暗红眼♂白眼♀暗红眼∶白眼=1∶1

(1)白眼是___染色体上的___(隐性、显性)突变性状。
(2)据表推测组合一子代细胞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请在图上标注出相应位置___

若让组合三子代随机交配一代(假设组合三子代产生配子时染色体行为同其亲本),后代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
(3)研究人员在进行杂交组合三时还发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如下表:
亲本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暗红眼(甲)♂×白眼♀结果①:全为暗红眼
暗红眼(乙)♂×白眼♀结果②: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白眼=45∶5∶5∶45
出现结果①的原因可能是雄性亲本甲产生携带___基因的精子不育导致;出现结果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野生型果蝇及白眼纯合突变体品系均为D+基因纯合子,甲果蝇(如图)的一个D+基因突变为D基因,研究人员在甲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均检测到D基因的表达产物G蛋白,该蛋白与特定的 DNA序列r结合,导致精子不育。

   

①据此判断D+、D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___。根据杂交结果①可推测D基因与A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
②进一步用射线照射甲果蝇,得到一只变异的丙果蝇(如图)。将丙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所得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
剂量补偿效应指的是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请回答有关问题:
(1)果蝇可以通过两条X染色体的基因活性都减弱到两者之和相当于雄性果蝇一条X染色体的活性来获得剂量补偿效应。研究发现,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在2号染色体的三体和二倍体中表达水平接近,并且3个等位基因都是活跃的,这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存在着类似的剂量补偿效应。
(2)果蝇眼色的棕色和朱红色分别受基因M、N控制,暗红色是棕色与朱红色叠加的结果,品系甲为白眼隐性纯合突变体。研究人员用果蝇的品系甲与野生型果蝇乙进行正反交实验,所得F1均为暗红眼。
①将F1中雄蝇与品系甲进行杂交,所得F2为暗红眼∶白眼=1∶1;
②将F1中雌蝇与品系甲进行杂交,所得F2为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白眼=41∶9∶9∶41。
根据杂交结果,推测基因M、N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____;出现上述“②”的性状及比例的原因可能是____
(3)巴氏小体通常指在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核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浓缩成染色较深的异染色质化的小体,如图所示。巴氏小体的形成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是____   
(4)已知猫也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____;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产生该雄猫基因型的原因是____
野生型果蝇眼色是暗红色,暗红色源自于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叠加。棕色素与朱红色素的合成分别受A/a、B/b基因的控制。
(1)品系甲为一种棕色素与朱红色素合成均受抑制的白眼纯合突变体。
①研究人员用品系甲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所得F1均为暗红眼。推测控制眼色色素合成的两对基因均位于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品系甲的基因型为______
②进一步将F1个体与品系甲进行正反交实验,所得F2的表型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

父本

母本

F2表现型及比例

F1

品系甲

暗红眼:白眼=1:1

品系甲

F1

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白眼=41:9:9:41


根据F2的表型及比例,推测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______。根据表中数据,推测组合Ⅰ与组合Ⅱ的F2表型及比例不同的原因是_____
(2)多次重复上述杂交组合Ⅰ时,发现极少数实验中所得F2全为暗红眼,而重复杂交组合Ⅱ,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不变。初步推测有个别F1雄蝇所产生的携带_____基因的精子不育,这种F1雄蝇被称为雄蝇T。
(3)野生型果蝇及品系甲均为D+基因纯合子,研究人员发现雄蝇T的一个D+基因突变为D基因,D基因编码G蛋白,G蛋白可与染色体上一段DNA序列r结合,导致含序列r的精子不育。
①D基因相对于D+基因为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序列r与A/a、B/b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
②为判断D/D+年基因与A/a、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研究人员选取雄蝇T与品系甲杂交所得子代中的雄果蝇与品系甲雌果蝇杂交,所得后代全部为暗红眼,由此推测D基因与A/a、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