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568
小鼠Y染色体上的S基因决定雄性性别(在X染色体上无它的等位基因),含S基因的受精卵发育为雄性,不含S基因的受精卵发育为雌性,仅含Y染色体的受精卵不发育(注:S基因的数量和位置不影响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能力)。小鼠的短尾、长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两个基因型为DdXYS的受精卵,其中一个受精卵发育成小鼠甲,另一个受精卵因S基因丢失发育成雌性小鼠乙。甲、乙小鼠杂交得到F₁。除题中所述变异外,不考虑其他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F₁中短尾雄性占______,其Y染色体来自于_____
(2)研究人员统计F₁的表型,发现短尾个体仅占2/3,针对其成因提出了两个假设,假设一:D基因纯合致死;假设二:基因型为D的精子致死率为_________。若要进一步确定成因,可将F₁中全部短尾个体随机交配得F2。若F₂表型及比例为短尾:长尾=2:1,则假说一成立;若F₂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假说二成立。
(3)若发育成甲的受精卵S基因转移到某条常染色体上,发生的变异类型为______
请结合(2)中的假设一,预测F₁的性别比例:
①当S基因转移到D所在的染色体上,F1中雌性:雄性=_________;
②当S基因转移到d所在的染色体上,F₁中雌性:雄性=____;
③当S基因转移到其他常染色体上,F₁中雌性:雄性=1:1。
2024·辽宁沈阳·一模
知识点:分离定律综合问题分析(异常现象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问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科研人员发现,小鼠Y染色体上与性别决定有关的M基因片段可转接到X染色体上。含M基因的受精卵发育为雄性,不含M基因的受精卵发育为雌性,仅含Y染色体的受精卵不发育(注:M基因的数量和位置不影响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1)一个基因型为XYM的受精卵中的M基因丢失后,可以发育为能产生可育______(填“雄”或“雌”)配子的小鼠A;现有一只含有两条性染色体但基因型未知的雄鼠B(含有一个M基因),为探究该雄鼠B的基因型,请你利用上述材料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预期及实验结论。(假设实验过程不发生M基因片段转接和丢失)
实验思路:______
预期实验结论:
①若杂交后代中雌性:雄性=2:1,则该雄鼠B的基因型为_______
②若_______,则该雄鼠B的基因型为XMY;
③若_______,则该雄鼠B的基因型为______
【小题2】(2)该种小鼠的短尾、长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D、d控制。小鼠甲和小鼠乙均是由基因型DdXYM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但小鼠甲为该受精卵正常发育而来的雄鼠,小鼠乙为受精卵中M基因丢失发育成的雌性小鼠。小鼠甲和小鼠乙杂交,F1中短尾雄性占______,其Y染色体来自于小鼠______。实际上,小鼠甲和小鼠乙杂交所得F1中短尾个体仅占2/3,科研人员证实是因为含有基因D的部分精子致死,则含基因D的精子的致死率为______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灰体和黑檀体、长翅和短翅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利用一对灰体长翅昆虫进行了多次杂交,杂交后代F1的表型及比例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数量

灰体长翅

灰体短翅

黑檀体长翅

黑檀体短翅

雌性个体

152

0

63

0

雄性个体

89

91

31

30

(1)由表中数据可知,灰体对黑檀体为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且控制灰体与黑檀体的基因A、a位于_________(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亲代灰体长翅昆虫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
(2)表中雌性个体的相关数据与理论数据存在偏差,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_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在此假设成立的情况下,F1中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___
(3)现有该种昆虫的三个纯合品系:品系甲(含D、E基因),品系乙(含D、e基因),品系丙(含d、E基因)。经分析,有人提出了关于D、d和E、e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分布的三种假设。
假设一: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假设二:有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只位于X染色体上。
假设三:两对基因都只位于X染色体上。
请从现有品系中选择两个并设计杂交实验,探究上述哪种假设成立(要求:①只杂交一代;②仅根据子代表型预测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
预测结果及结论: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