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00
果蝇和蝗虫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昆虫,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I.果蝇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红眼由一对基因B/b控制,野生型和棕红眼由另一对基因D/d控制。两只野生型果蝇相互交配,F1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棕红眼♀:野生型♂:朱红眼♂:棕红眼♂:白眼♂=6:2:3:3:1:1。
(1)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别是___。F1的野生型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相互交配,F2的野生型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
(2)果蝇的性别与性染色体组成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性染色体组成XXXYXXYXOXYY
性别雌性雄性,可育雌性雄性,不育雄性,可育
(注:性染色体组成为YO、XXX、YY的个体均在胚胎时期死亡)
由此表可知果蝇的性别并不是由Y染色体决定,而是由___决定。
Ⅱ.蝗虫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性别决定为XO型(雌性有两条X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性只有1条X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O)。
(3)某正常蝗虫处在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则该个体的性别是___,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形成___个四分体。
(4)蝗虫体内含有绿色素,使其体色呈现为绿色,在β胡萝卜素结合蛋白(βCBP)的作用下可转变为褐色素,使其体色呈现为褐色。现用一只褐色雌性与一只绿色雄性交配,子代雌雄比为1:1,且雌雄个体中褐色与绿色的比例均为1:1。现分别提取亲代和子代雌雄个体的βCBP基因经酶切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如图1,同时提取子代雄性个体的βCBP进行蛋白质凝胶电泳(小分子蛋白质能快速向阳极移动),如图2。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

①由图1的电泳结果可判断,蝗虫绿色体色的遗传方式是___
②在植被稀疏的荒漠中绿色蝗虫的数量___(填“多于”、“少于”或“几乎等于”)褐色蝗虫,综合图1和图2的结果,从变异和生物性状的关系阐述其原因是:___,所表达出来的βCBP功能丧失,无法将绿色素转变为褐色素而使体色呈现为绿色,在植被稀疏的荒漠中更容易被捕食者发现和捕获。
2024·湖南株洲·一模
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野生型果蝇(2n=8)都是灰体红眼的纯合子,在自然繁殖过程中会出现某些性状的突变体。某兴趣小组同学以野生型及相关突变型果蝇为材料,开展有关遗传学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野生型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有________种,有丝分裂后期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与一只白眼雌果蝇杂交,F1中红眼均为雌果蝇,白眼均为雄果蝇,说明基因A/a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F1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雌果蝇中纯合子占________
(3)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黑体受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以野生型灰体果蝇与突变型黑体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探究此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只写出实验思路即可。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果蝇翅型的野生型和长翅由一对基因B/b控制,野生型和残翅由另一对基因D/d控制。两只野生型果蝇相互交配,F1表型及比例为野生型♀∶残翅♀∶野生型♂∶长翅♂∶残翅♂∶无翅♂=6∶2∶3∶3∶1∶1。
①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别是________,F1的野生型雌果蝇与无翅雄果蝇相互交配,F2的野生型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
②果蝇的性别与性染色体组成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性染色体组成

XX

XY

XXY

XO

XYY

性别

雌性

雄性,可育

雌性

雄性,不育

雄性,可育

(注:性染色体组成为Y0、XXX、YY的个体均在胚胎时期死亡)
由此表可知果蝇的性别并不是由Y染色体决定,而是由________决定。
某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1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2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毛色为黄色的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2)若基因型为AaBbdd的多只雌雄动物杂交多次,产生的子代毛色及其性状分离比是______。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型出现了黄色∶褐色∶黑色=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______
(3)该动物的长毛和短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E/e控制,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F/f控制。研究人员让一对长毛有角的雌雄动物进行交配得到F1,其表型及比例如下表。不考虑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也不考虑互换和突变。

短毛有角∶长毛有角=2∶5

短毛无角∶长毛无角∶短毛有角∶长毛有角=1∶3∶1∶3

①基因F/f位于______染色体上,F1雌性个体出现表中所示比例的原因是______
②多只无角雌性个体与多只有角雄性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无角雌性个体。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缺失造成上述现象。请你设计实验对上述推测进行验证。(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才致死;雄性个体缺失有角基因时存活且表现为无角。)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尔根的学生在做果蝇实验时,发现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时,大多数后代为预期的红眼雌性和白眼雄性,但是约1/2000的F1果蝇出现例外,或为白眼雌性,或为红眼雄性。已知红、白眼基因(用A、a表示)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为显性性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的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若该亲本产生的异常配子可以受精,则其后代中无法成活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失的染色体用“O”表示)。
(2)实验结果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3)通过上述实验分析,XXY染色体组成的个体能发育成形态正常的可育的____________性,而XO发育成形态正常但不可育的____________性。
(4)研究发现果蝇的性别决定(如下图所示)取决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该基因称为伴性致死基因(Sxl),其产物为伴性致死蛋白SXL。这是一种RNA结合蛋白,其可与某些基因的转录产物RNA结合,从而引起雌性特异的RNA加工。SXL的目标基因(又叫靶标基因),通常只在雌性中生产相应蛋白质。SXL的一个靶标就是自己,因此,在雌性发育早期SXL活性的少量激增,会因加工出更多的Sxl转录物,形成反馈,导致自我维持式生产SXL。

①在雌性果蝇的细胞中,某些RNA需加工后进行____________,形成相关蛋白质。
②自我维持式生产SXL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
③下列能够判定果蝇性别的方案是____________
A.检测细胞中Sxl基因的转录产物RNA含量                    B.检测细胞中SXL蛋白的含量
C.细胞中是否含有Y染色体                                               D.观察果蝇的性状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