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6
湖泊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学家针对某湖泊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要调查2km2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可用______________法。用该法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5条鲫鱼,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捕获40条鲫鱼,其中标记的鲫鱼有5条,则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若经过捕获后的鲫鱼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值偏_________。当鲫鱼被大量捕捞后,其K值将_____________。在鱼类捕捞中,既要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又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后种群数量维持在______________
(2)某科研小组通过引入沉水植物、鱼类等对某水体富营养化的人工景观湖的构建进行干预,一年内逐渐发生由以藻类为主“藻型”湖泊向以水草为主“草型”湖泊的转变。下表是构建前后藻类种数变化,下图是水体总氮、总磷含量的变化。
   

名称

构建前后藻类种数变化

蓝藻

绿藻

硅藻

甲藻

裸藻

隐藻

金藻

构建前

10

24

9

1

2

1

0

构建后

4

4

4

1

2

1

1

①由表中数据推测:构建前的“藻型”湖泊中优势藻类最可能为____________。构建过程中人工引入沉水植物后湖泊藻类的物种数量出现明显的下降,结合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构建后“草型”湖泊从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喜湿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②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该湖泊干涸,若干年后,在该处经历了沼泽、湿地、草原到森林几个阶段,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这种演替属于___________演替。
(3)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细菌(又称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如图表示露斯塔野鲮鱼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e五个点中,前8年种群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点。
(4)在培养藻类时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估算培养液中藻细胞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__。若吸取藻细胞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下图表示藻细胞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藻细胞有_____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藻细胞平均数为15,则1m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_________个。
   
23-24高二上·河北沧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