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451
番茄是世界主要蔬菜之一,为严格的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能极大提高番茄的产量、抗病及抗逆表现,因此番茄生产基本上都是应用杂交种。
(1)科学家获得了位于4号染色体的ps-2基因隐性突变体,表现为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时,选育雄性不育植株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番茄野生型为雄性可育,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均为雄性不育(均只有一对基因与野生型不同)。下表为3个不同番茄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序号


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野生型×突变体甲

全为雄性可育(杂种1)

野生型×突变体乙

全为雄性可育(杂种2)

杂种1×杂种2

全为雄性可育

根据杂交组合一和二可知,雄性可育性状是由_____性基因控制。根据杂交组合三,推测控制两个突变体的相关基因为______(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3)若在雄性不育系大田中发现一株苗期绿茎隐性突变体。实验证明苗期紫茎和绿茎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SSR技术可以进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不同,因此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研究者将紫茎和绿茎杂交,F1自交后提取F2中苗期绿茎突变体50株单株的叶肉细胞DNA,利用4号染色体上特异的SSR(与ps-2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进行PCR扩增,实验证明苗期绿茎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在下图1中画出PCR扩增、电泳后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科研人员选择纯种宽叶番茄与窄叶番茄杂交,F1全部为宽叶,F1自交,F2的性状比例为9:7.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宽叶、窄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2中出现宽叶和窄叶比例为9:7的原因是______,F2的窄叶有______种基因型,若F2的宽叶自花传粉,则子代中窄叶的比例为______
②自然界中存在“自私基因”,即某一基因可以使同株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另一基因的雄配子部分死亡,从而改变子代的性状表型的比例。若宽叶、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F2中出现出现宽叶和窄叶的比例为9:7是“自私基因”作用的结果,则此比例出现的原因是:F1中携带______(填“A”或“a”)基因的雄配子,有______的比例死亡。
(5)我国科学家在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到154个在雄蕊中特异表达的基因,选取其中的一个基因SlSTR1作为靶标基因(T表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番茄的SlSTR1基因进行定向敲除获得雄性不育系(tt,绿色)。将正常功能的SlSTR1基因(T)和控制花青素合成的SlANT1基因(A表示)连锁在一起,共同转回到雄性不育系中,从而获得了紫色的转基因保持系(图2):关于图2所示转基因保持系制备过程及在农业生产的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基因保持系通过杂交可产生雄性不育系又可产生转基因品系
B.可通过幼苗颜色准确鉴定不育株用于杂交种子生产
C.该技术用于杂交制种的不育系并不含任何转基因成分
D.该研究策略易推广到其他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3-24高三上·江苏无锡·阶段练习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问题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番茄是两性植物,自然状态下为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能极大提高番茄的产量、抗病及抗逆表现,因此番茄生产基本上都是应用杂交种。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获得了4号染色体的ps-2基因隐形突变体甲,表现为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时,选育雄性不育植株的优点是___________。雄性不育与雄性可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对基因____________(“可能”或“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科研人员将突变体甲与野生型番茄进行杂交实验,F1均为雄性可育,F2出现1/4雄性不育,将F2植株自交,F3中雄性可育:雄性不育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用EMS诱变野生型番茄,获得雄性不育的突变体乙(甲、乙均只有一对基因与野生型不同)。下表为3个不同番茄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请回答:
组合序号亲本组合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野生型×突变体甲全为雄性可育(杂种1)
野生型×突变体乙全为雄性可育(杂种2)
杂种1×杂种2全为雄性可育
使用EMS的目的是提高____________,因为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性,可能产生有害的基因,需及时处理非入选番茄。根据杂交组合三,推测控制两个突变体的相关基因为___________(“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3)已知4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可以指导植酸合成,不能合成植酸的会死亡。现有A基因缺失25个碱基对产生的A25-基因,效果未知。将基因型为AA25-的植物自交得到F1,提取F1各植株的DNA后进行PCR,选择的正向引物(从左到右)与A25-缺失的碱基配对,反向引物(从右到左)在其下游0.5kb处。将PCR产物进行电泳,发现各组产物电泳结果均具有条带,原因是___________,其中条带分为较明亮和较暗两种,则较暗条带代表的植物比例为____________
(4)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将一个A基因导入到基因型为A25-A25-的6号染色体上,A25-与导入的A基因之间的遗传___________(“遵循”或“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
水稻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雄性不育株是指雄蕊发育不正常,但雌蕊发育正常,可以接受外来花粉而繁殖后代的植株,以上相关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水稻野生型为雄性可育,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均为雄性不育(均只有一对基因与野生型不同)。下表为3个不同水稻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序号

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野生型×突变体甲

全为雄性可育(杂种1)

野生型×突变体乙

全为雄性可育(杂种2)

杂种1×杂种2

全为雄性可育

(1)根据杂交组合一和二可知,雄性可育性状是由_____性基因控制。根据杂交组合三,推测控制两个突变体的相关基因为______(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2)以上两突变体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的特点。
(3)水稻雄性不育系在遗传学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知两突变品系的雄性不育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甲经低温处理可以恢复育性,请利用两突变品系甲、乙设计杂交实验推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在低温条件下,以______作为父本,以______作为母本杂交,收获突变体乙植株上所结的种子获得F1,正常温度条件下种植F1,并使其自交获得F2,常温条件下种植F2,并统计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F2中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植株数量比约为______,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F2中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植株数量比约为______,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4)水稻的紫粒和白粒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SSR 技术可以进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单位不同(如CA重复或GT重复),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 重复次数不同(如CACACA 或CACACACA),因此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研究人员将纯种紫粒和白粒水稻杂交,F1全为紫粒,F1自交后提取F2中结白色籽粒的50株单株的叶肉细胞DNA,利用4号染色体上特异的SSR 进行PCR扩增后并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如果控制籽粒颜色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在下图中画出F2白粒植株SSR扩增、电泳后结果______
②若控制籽粒颜色的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SSR扩增结果的类型______种,可能的比例是:________
番茄是自花传粉作物,其果实营养丰富,广受人们喜爱。杂种优势能极大提高番茄的产量、抗病及抗逆表现,因此番茄生产基本上都是应用杂交种。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发现一株苗期绿茎突变体雄性不育系(甲)。将该突变体与野生型(紫茎)杂交,F1均为紫茎。F1自交,F2出现紫茎和绿茎,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上述杂交实验中,在授粉前需对突变体雄性不育系(甲)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
(2)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和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都不相同,常用于染色体的特异性标记。研究者将F1自交后提取F2中紫茎和苗期绿茎各100株单株的叶肉细胞DNA,将表型一致的植株的DNA混合。PCR扩增不同样本中的SSR遗传标记,用于确定苗期绿茎基因在番茄染色体上的位置。
①PCR过程每次循环分为3步,其中发生引物与单链DNA结合的步骤称为_________。PCR反应的缓冲液中除加入叶肉细胞的DNA、脱氧核苷酸、Mg2+外,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②实验证明苗期绿茎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在答题卡的电泳图(如图)中画出能最有力证明该结论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将对应位置的条带涂黑)

③科学家又发现一株苗期绿茎单基因隐性突变体乙。为证明这两种苗期绿茎突变性状是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选择4号染色体上的另一SSR设计引物。将突变体乙和野生型杂交得到F1,F1自交,取F2突变体乙100株,对获得的F2突变体100株进行SSR扩增,结果如下图。当F2中三种条带类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时,说明两种突变体是由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

(3)苗期绿茎突变体甲雄性不育系在环境温度或光照时间的影响下可能恢复育性。与普通雄性不育系相比,该突变体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