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166
小麦作为雌雄同花、自花传粉的作物,培育出雄性不育株,是实现杂交育种的关键。目前已探索获得不同的杂交小麦生产体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Z杂交小麦生产体系中,雄性不育突变基因(m)位于小麦5号染色体上,雄性育性基因(M)和标记基因(H)位于黑麦5R号染色体上。X系和Y系分别导入了2条和1条黑麦5R染色体,如下图所示。标记基因H在开花时会表现为穗下节多毛性状,可用以区分X系、Y系和乙系。

   

①在野生小麦的染色体中___(填“有”或“无”)5R的同源染色体,在X系中M与m的遗传遵循___定律。
②利用Z系进行水稻育种的优点是___。X系与Z系杂交可获得___系,Y系与Z系杂交可获得___系。
(2)通过转基因技术将雄性育性基因M与雄配子致死基因P、蓝色素生成基因R一起导入基因型为mm的Z系个体(雄性不育)中,并使其插入到一条不含m基因的染色体上如下图所示。基因R的表达可使种子呈现蓝色,无基因R的种子呈现白色。

   

①转基因个体(PRMmm)自交后得F1,F1个体之间随机授粉,得到的种子中雄性不育种子所占比例为___
②将转基因个体(PRMmm)自交并收获水稻种子,请写出快速辨别雄性不育种子和转基因雄性可育种子的方法:___
③若某转基因个体(PRMmm)中的基因R由于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又该如何快速挑选出雄性不育种子?请以该突变转基因个体和Z系个体为材料,设计一个可快速挑选出雄性不育种子的实验方案(写出杂交组合并说明挑选方法):___
23-24高二上·湖北·期中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突变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杂种优势的成功利用,创造了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由于基因组相对复杂,小麦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较为滞后。作为雌雄同花、自花传粉的作物,培育出雄性不育株作为母本,是实现杂交种高效制种的关键。目前已经探索获得不同的杂交小麦生产体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Z杂交小麦生产体系中,雄性不育突变基因(ms)位于小麦5号染色体上,雄性育性基因(Ms)和标记基因(Hp)位于黑麦5R号染色体上。X系和Y系分别导入了2条和1条黑麦5R染色体,如下图所示。标记基因Hp在开花时会表现为穗下节多毛性状,可用以区分X系、Y系和Z系。
   
①在野生小麦的染色体中_____(填“有”或“无”)5R的同源染色体,MS与ms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
②3系中,_____只能做母本,可与野生型小麦杂交获得杂交种。
③X系与Z系杂交可获得_____系,Y系与Z系杂交可获得_____系。
④XYZ体系最终未能成功应用于大田生产,一方面是由于_____,另一方面,小麦开花期时间较短,在开花期有限的时间内_____
(2)4E-ms杂交小麦生产体系中,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ms1g/ms1g,种子呈白粒,保持系则在此基础上插入一条长穗偃麦草的4E号染色体(携带有蓝粒基因Ba和育性恢复基因ThMs),故而种子呈现浅蓝粒(若含2个Ba基因,则种子为深蓝粒)。
①理论上保持系自交,子代浅蓝粒所占比例为_____
②实际上浅蓝粒保持系自交结实,分离出约64%的白粒、32%的浅蓝粒和4%的深蓝粒。推测其原因为_____
③在保持系自交的后代中还出现了少量的蓝粒雄性不育植株和白粒雄性可育植株,这是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_____所致。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