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42
温州市三烊湿地曾因过度开垦、养殖而基本丧失原有功能。近年来,市政府致力于修复该湿地生态系统,打造“桔浦芳洲、 白鹭野鸭、菱角莲藕、河网人家”的生态公园。
回答下列问题:
(1)三垟湿地中有较大面积的瓯柑种植园,瓯柑种植过程中施用的_____等进入水体,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种植菱角(一种浮水草本植物)可修复水体,但需合理控制_______,否则易造成水体缺氧。
(2)三埕湿地水体中的福寿螺入侵现象严重。福寿螺取食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和几乎所有水生植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水鸟等生物因福寿螺的卵块呈鲜艳的粉红色而不敢取食,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功能会影响种群繁衍。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与福寿螺成为入侵种有关?_______(A. 自然增长率高     B. 天敌少 C. 与 其他生物的生态位不重叠     D. 卵的孵化受气候因素制约程度小)。为防治福寿螺且避免产生新的污染,请提出一项具体措施:_______
(3)三垟湿地水生生态系统包含的食物链类型有_____;修复后的三垟湿地具有调蓄水源、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23-24高三上·浙江温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综合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科研人员近日在湖北漳河源自然保护区调查外来入侵物种时,发现近十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裳凤蝶。金裳凤蝶被国际公认为世界最具观赏价值的蝴蝶种类之一,且数量相对稀少,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物种,同时也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该物种的发现也充分表明了漳河源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气味”为金裳凤蝶提供可采食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_信息。外来入侵物种在进入保护区初期,环境条件充裕,没有天敌等适宜条件下,其λ值大小与种群密度无关,理由是___________
(2)调查该地区金裳凤蝶数量最可靠的方法为___________,若在该保护区发现比较多的金裳凤蝶,能否说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理由是___________
(3)漳河源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使该地有着复杂的食物网,食物网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为___________
(4)种间竞争是群落中一种重要的种间关系。研究发现,群落中的种间竞争出现在生态位比较近的种群之间,原因是___________
(5)如图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下表为食物链“草→鼠→蛇”各种群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7kJ·a-1)。

种群

同化的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69.5

7.0

19.0

45.5

19.0

9.0

1.0

4.5

3.5

1.0

25

微量不计

①图中m1、m2代表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
②据表分析,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kJ·a-1,能量从鼠到蛇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科研工作者对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统计黑桫椤个体数,记录数据如下:
样带黑桫椤个体数平均值
12345678910
A71751061671415610.3
B19610148115185410.0
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__原则,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_____(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
②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黑桫椤的种群密度,测定结果为_____株/m2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定,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定数据见下图。这些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_____,从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黑桫椤种群密度将_____
   
(3)为对黑桫椤的种群变化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研究人员还对样方中其他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黑桫椤种群所在的森林群落中有蕨类植物14种,被子植物113种。
①以上结果是通过对样方中所有植物_____(填“种类”或“数量”或“种类和数量”)的调查,获得了该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的_____数据。
②进一步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该群落中从山脚到山坡黑桫椤呈镶嵌分布,反映出黑桫椤所处群落在空间上有较为复杂的_____结构。
(4)调查保护区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5)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小明又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在用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对某一稀释10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平均数为10,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个。
(6)该自然保护区终年常绿,一些高大树木突出林冠之上,不连续,呈伞状冠型。由春到秋,群落冠层呈嫩绿到深绿,在冬季老叶脱落前,常可见部分红叶映衬在绿色冠层中,说明了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引起群落的外貌和结构有规律变化的原因是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