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0
牵拉使神经张力过大将导致神经损伤,从而影响神经的修复与功能,而预防神经牵拉损伤的关键在于明确神经能够耐受牵拉的程度。蛙坐骨神经中含多根神经纤维,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即大小变化幅度)可以叠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纤维维持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对____通透性高,造成该离子外流,此过程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ATP,受到适宜刺激时,兴奋是以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2)科研人员利用牛蛙坐骨神经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简便、可量化的神经牵拉损伤模型,探究牵拉对蛙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影响及坐骨神经能够耐受的牵拉程度。
材料与用具:年龄和雌雄不限的健康体重约200g牛蛙60只、蛙坐骨神经牵拉装置、任氏液、刺激电极、神经屏蔽盒、拉力计等。(要求与说明:对蛙的手术过程不作具体要求)
①完善实验思路:
I.取样:通过解剖牛蛙分离出坐骨神经。用蛙坐骨神经牵拉装置缓慢匀速地向上牵拉神经。当拉力计显示拉力到达目标拉力值后,维持拉力不变持续30s。
II.分组:将60只牛蛙的120根坐骨神经随机分为12组,每组10根,需要区分____。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将神经离体后在任氏液中浸泡____min,之后测量相关指标。其余为实验组,各组体神经分别以0.1、0.2、0.3、0.4、0.8、1.2、1.6、2.0、2.4、2.8、3.2N的拉力牵拉30s,于任氏液中浸泡10min后测量相关指标。
Ⅲ,检测:将样本置于神经屏蔽盒中,随着刺激强度增大,动作电位开始出现,而后动作电位的幅度____;选择用最适强度电刺激,分别测定动作电位幅度(mV)和传导速率(m/s),并记录。
②实验结果:蛙坐骨神经在牵拉力达到0.8 N时,动作电位幅度开始降低,2.8 N以下的牵拉力作用下神经可保持形态完整,牵拉力为2.8 N时,有2条神经干断裂,3.2 N牵拉力则可使全部神经发生断裂。0.1 N的牵拉力即可降低动作电位传导速度。请设计一个曲线图来表示实验结果____
③分析与讨论:
任氏液模拟蛙体的____,以维持蛙坐骨神经正常的生理功能。0.8N以上的牵拉力可能造成坐骨神经内____断裂而降低复合动作电位幅度。
23-24高二上·浙江温州·期中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膜电位的变化及相关曲线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具有促进血管生成、增强造血功能、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等多种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组织形成过程中,bFGF能够促进血管生成,新生成的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____。bFGF能促进造血干细胞生成大量红细胞和白细胞,加强骨髓造血功能。若要通过细胞培养实验来确定bFGF对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的影响,宜采用的检测指标是____
(2)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体内存在多种针对甲状腺抗原的抗体,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抗体、____受体抗体等,这些抗体的作用使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从而表现出畏寒、精神萎靡等症状。从免疫角度分析,该疾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的____。临床诊断发现,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体内会高表达bFGF,由于bFGF具有____的作用,故被认为是机体对甲状腺组织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3)研究发现bFGF能促进横断的坐骨神经发生一定程度的修复。为验证bFGF对坐骨神经的修复作用,根据所给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材料与用具:40只生理状况相似且健康的雌性大鼠、生理盐水、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溶液、医用神经生长因子(NGF)溶液、神经传导速度检测仪等
①完善实验思路:
I.制备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模型:取30只生理状况相似且健康的雌性大鼠麻醉后,游离并切断坐骨神经,后续进行手术缝合。
Ⅱ.分组处理:将30只坐骨神经损伤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并编号A、B、C,A组大鼠每日在手术部位肌肉注射适量生理盐水,B组大鼠每日在手术部位肌肉注射等量bFGF溶液,C组大鼠每日在手术部位肌肉注射________编号为D组。
Ⅲ.将各组大鼠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3个月后,游离大鼠坐骨神经,在神经修复部位两侧约1.5cm放置电极,测量神经传导速度,统计分析实验数据。
②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检测结果)。____
③分析与讨论:
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度有所区别,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本身的____(写出一点即可)等有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电刺激强度逐步增大,产生动作电位的____会增加,所以会导致坐骨神经的动作电位幅值(峰值)也会逐步增大。
坐骨神经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率均有差异,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即大小变化幅度)可以叠加;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存在“全或无”现象,即动作电位不论以何种刺激方式产生,但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阈值方能出现;阈下刺激不能引起任何反应——“无”,而阈上刺激则不论强度如何,一律引起同样的最大反应——“全”。欲研究神经的电生理特性,请完善实验思路,分析和预测结果(说明:生物信号采集仪能显示记录电极处的电位变化,仪器使用方法不要求;实验中标本需用任氏液浸润)。(注:任氏液是—种比较接近两栖动物内环境的液体,相当于两栖动物的生理盐水,含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及乳酸根离子等,可导电。)
(1)实验思路:
①连接坐骨神经与生物信号采集仪等(简图如下,a、b为坐骨神经上相距较远的两个点)。

②刺激电极依次施加由弱到强的电刺激,显示屏1上出现第一个动作电位时的刺激强度即阈刺激,记为Smin。
____________,当动作电位幅值不再随刺激增强而增大时,刺激强度即为最大刺激,记为Smax。
(2)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当刺激强度范围为____________时,坐骨神经中仅有部分神经纤维发生兴奋。
②实验中,每次施加电刺激的几乎同时,在显示屏上都会出现一次快速的电位变化,称为伪迹, 其幅值与电刺激强度成正比,不影响动作电位(见下图)。伪迹的幅值可以作为___________
量化指标;伪迹与动作电位起点的时间差,可估测施加刺激到记录点神经纤维膜上__________ 所需的时间。伪迹是电刺激通过________传导到记录电极上而引发的。
③在单根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不会因传导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即具有__________性。而上述实验中a、b处的动作电位有明显差异(如下图),原因是不同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__________ 不同导致b处电位叠加量减小。

④以坐骨神经和单根神经纤维为材料,分别测得两者的Smin和Smax。将坐标系补充完整,并用柱形图表示两者的Smin和Smax相对值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