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515
我国有7000年的种植水稻的历史,如今水稻已经成为我国重要作物。生产实践中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杂合种子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同时寻找抗病、耐旱、耐盐、耐高温基因并对其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1)自然条件下,科研人员从水稻品种ZH11中筛选出雄性不育突变体(hms1)。利用雄性不育突变体进行杂交水稻育种的优势是____
(2)科研人员获得纯合稻瘟病抗性突变体 M,并对野生型(WT)和抗性突变体 M 的 R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如图。
   
由图可知,突变体的第591位发生了____,可能导致第____位及之后的氨基酸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该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3)若需要对M的R基因进行PCR扩增处理,已知引物1为 5'-TCA-3',则引物2应为____
(4)某研究所提取水稻品种 nonabokra 的两个耐盐基因 qgslc-1 和 Salto1并导入普通水稻zhonghua11,从而筛选出成功整合的耐盐水稻植株(两个耐盐基因都表达才表现为高耐盐性状,表达一个为中耐盐,不表达即为不耐盐)。如下图表示两个基因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让三株转基因水稻植株自交,若自交后代性状分离及其比例为____,则为甲整合情况;若自交后代性状分离及其比例为____,则为乙整合情况;若自交后代性状分离及其比例为____,则为丙整合情况。
   
2023·湖南郴州·一模
知识点: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基因表达过程中的相关计算基因突变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我国有7 0000年的种植水稻的历史,如今水稻已经成为我国重要作物。生产实践中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杂合种子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同时寻找抗病、耐旱、耐盐、耐高温基因并对其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1)自然条件下,科研人员从水稻品种ZH11中筛选出雄性不育突变体(hms1)。利用雄性不有突变体进行杂交水稻育种的优势是_______。将野生型ZH11和突变体(hms1)杂交,F1自交,F2中突变型(hms1)占1/4,说明突变性状为______
(2)科研人员获得纯合稻瘟病抗性突变体M,并对野生型(WT)和抗性突变体M的R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如图1。

据图1可知,与WT中R基因序列相比,抗性突变体M的R基因发生了_______缺失。该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______发生改变,导致该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生理功能丧失。
(3)科学家从拟南芥中获取功能基因HARDY(HRD),并将其转入水稻中过量表达,从而提高了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

在干旱条件下,野生型(WT)和HRD增强表达的转基因水稻植株A、B(HRDA、HRDB)的根生物量(根系干重)及叶片蒸腾速率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转基因水稻耐旱能力增强的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
(4)某研究所提取水稻品种nonabokra的两个耐盐基因qskc - 1和Saltol并导入普通水稻zhonghuall,从而筛选出成功整合的耐盐水稻植株(两个耐盐基因都表达才表现为高耐盐性状)。如图表示两个基因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让三株转基因水稻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耐盐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最大的是_____

(5)研究人员获得两个耐高温突变体甲、乙(二者均为隐性突变个体),已知耐高温突变体乙的隐性突变基因位于水稻3号染色体上,为探究两种突变体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让两种突变体杂交后, F1再自交(不考虑染色体互换),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
①若F2均耐高温,说明_____
②若_____ ,说明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若F2不耐高温:耐高温≈1:1,说明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安农S-1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籼稻温敏不育系突变体,其在温度高于25℃时表现为花粉败育。水稻可进行自花受粉,其雄性可育与TMS5基因和Ub基因有关。TMS5基因编码核酸酶(RNase ZS1)用于切割Ub基因转录出的mRNA,避免产生过多的Ub蛋白。野生型的TMS5基因在第70、71位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形成雄性不育突变体的tms5基因。图1仅显示基因中非模板链部分碱基序列。高温诱导Ub基因过量表达,若Ub蛋白含量过多将导致花粉败育,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雄性不育突变体进行杂交水稻育种,该过程中不需要________
(2)将野生型与雄性不育突变体杂交,F1均为野生型,F1自交后代中野生型与雄性不育的性状分离比为3∶1,说明雄性不育性状由________性基因控制。
(3)结合图1推断RNase ZS1失活的原因:TMS5基因突变为tms5基因,第70、71位碱基对发生替换,导致________,进而使RNase ZS1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功能丧失。结合图1、图2,从分子水平说明安农S-1在高温下花粉败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发现另一温敏雄性不育隐性突变体甲,其在温度高于25℃时也表现为花粉败育,由隐性基因tms3控制。请设计实验验证tms3基因和tms5基因是非等位基因,写出设计思路和预期结果。
设计思路: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
(5)若tms3基因与tms5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温度低于25℃条件下,让两种纯合突变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在温度高于25℃条件下,F2育性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其中雄性可育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