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40
聚羟基丁酸酯(PHB)是某些细菌在碳源充足,氮源缺乏状态下产生的一类颗粒状、可作为细菌体内碳源和能量储备物的高分子化合物,能被苏丹染料染色,可溶于氯仿。PHB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用于可降解包装材料及医药行业。天然菌中的PHB产量较低,对天然菌进行诱变和筛选可得到高产PHB合成菌。
(1)PHB合成菌的分离培养基的成分为葡萄糖、牛肉膏、蛋白胨、NaCl和琼脂,该培养基中氮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为使PHB合成菌胞体内积聚更多PHB,该培养基成分配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2)将等浓度土壤稀释液接种在PHB分离培养基上后,甲组用紫外线照射,乙组不作处理。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的菌落数少于乙组,原因是____________。通过显微观察法初筛PHB合成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复筛时需要提取胞体内的PHB,方法是_____________
(3)对复筛得到的A~E五个菌株单独培养,检测PHB产量,结果如下图。A~E株菌中适于作工程菌的是______________,其它菌株不适合作工程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在发酵罐中连续发酵生产PHB时,除控制发酵温度、pH并随时检测培养液中PHB合成菌的数量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答出2条)。
22-23高二下·山东淄博·期末
知识点:培养基的成分及其功能其他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现代发酵工业大多采用好氧、液体、深层、分批及单一纯种发酵的方式进行,选育高产、优质的菌种是发酵工业的前提条件,为筛选适合于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高产果胶酶菌株,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
①菌种初筛:称量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硝酸钠、刚果红(可与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______(填字母:A.牛肉膏B.蛋白豚C.果胶D.淀粉E.琼脂),加蒸馏水定容,制备初筛平板;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在经刚果红染色的平板上筛选______的菌落。
②菌种复筛与酶活力测定:将经过3轮初筛选出的具有较高果胶酶活性的菌株发酵培养;取等量上述不同菌株的发酵上清液,按一定倍数稀释后,分别加入果胶溶液,水浴保温反应,测定其中的还原糖含量,计算酶活力;设置______作为空白对照组。
注:酶活力(简称为酶活):上述实验条件下,每分钟水解果胶产生还原糖所需的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
______:将筛选出的菌株接种于______培养基,观察菌落特征,依据《真菌鉴定手册》对菌株进行菌落特征、菌丝体形态特征初步鉴定;提取其进行克隆,测序,并与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
(2)为优化菌株发酵的碳源和氮源,该小组又开展了相关的单因子实验,结果如下图:

      

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碳源为______,最适氮源为______。其中橘皮粉因含有较多______物质,可以促进果胶酶的产生。
(3)该小组还可以从______(写两点)等方面考虑,进一步优化产酶条件。
(4)除了筛选自然高产菌株外,获得高产果胶酶菌株的方法还有______(写一种)。
酸笋是一种以新鲜竹笋为原料,发酵腌制而成的具有独特发酵酸臭味的笋制品,是风味食品螺蛳粉的重要配料。图1是从自然酸笋发酵液中分离出高产乳酸的乳酸菌优质菌种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I、Ⅱ是实验中使用的两种培养基:I的培养基主要成分如下表,Ⅱ是在I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粉15g/L,碳酸钙1.0g/L,pH均为6.2。
主要成分蛋白胨牛肉膏酵母粉葡萄糖K2HPO4结晶乙酸钠柠檬酸三铵MgSO4·7H2O
含量(g/L)10.05.04.020.02.05.02.00.2
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可以为细菌生长提供__________(写出2点)等营养物质。配制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处理,检测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的常用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2)酸笋自然发酵液含有大量微生物,从中分离、纯化多种乳酸菌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采用上述接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得到____________
(3)对于分离得到的乳酸菌,还须进行性能测定和复筛才能决定是否符合生产上或研究工作的要求。分离纯化所用的固体培养基Ⅱ会因含有碳酸钙呈不透明状,而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通过比较___________的大小来筛选产乳酸能力强的菌株,筛选得到的高产乳酸菌应用___________法长期保存。
(4)为探究高产乳酸菌接种量对乳酸产量的影响,将体积分数为0.2%、1.0%、1.8%、2.6%、3.4%的高产乳酸菌菌液分别接种于培养基I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取发酵液进行乳酸含量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乳酸菌菌液接种量为3.4%时的乳酸产量低于接种量为2.6%时的乳酸产量,原因是___________
为筛选适合于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高产果胶酶菌株,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的目的方法步骤
菌种初筛称量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硝酸钠、刚果红(可与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①_____(填字母:A.牛肉膏B.蛋白陈C.果胶D.葡萄糖E。琼脂),加蒸馏水定容,制备初筛平板;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选择出高产果胶酶的候选菌种。
菌种复筛与酶活力*测定将经过3轮初筛选出的具有较高果胶酶活性的菌株EIM-1~EIM-12发酵培养;取等量上述不同菌株的发酵上清液,按一定倍数稀释后,分别加入果胶溶液,水浴保温反应10min,测定其中的还原糖含量,计算酶活力;设置②_____作为空白对照组。
_____将筛选出的EIM-6菌株接种于④_____培养基,观察菌落特征;提取其DNA进行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中的核酸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
*酶活力(简称为酶活):上述实验条件下,每分钟水解果胶产生1ug还原糖所需的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
(2)为优化EIM-6菌株发酵的碳源和氮源,该小组又开展了相关的单因素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碳源为_____,最适氮源为_____。其中橘皮粉因含有较多_____物质,可以促进果胶酶的产生。
(3)该小组还可以从_____等方面考虑,进一步优化产酶条件。
(4)除了筛选自然菌株外,获得高产果胶酶菌株的方法还有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