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5
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由它加工制作而成的各种美味佳肴时常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上。它是一年生植物,开两性花。已知基因BB控制大豆的子叶颜色呈深绿色,Bb则呈浅绿色,bb呈黄色且在幼苗阶段死亡。科研人员通过诱变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抗花叶病(简称抗病)植株。科研人员进行了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项目亲本F1表型及比例
实验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1:1
实验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1:1:1:1
实验三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1:1: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诱变育种的原理是_______
(2)科研人员推测抗花叶病基因为________(填“R”或“r”)基因。
(3)根据表中实验_______(填“二”或“三”)能判断B/b与R/r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另一组不能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4)实验一F1中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F2成熟植株中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子叶黄色抗病:子叶黄色不抗病为_____
(5)现有一株白花(dd)突变大豆,为研究D/d基因的位置,用该突变株做父本,与7-单体(仅缺失一条7号染色体,其余正常)紫花纯合子杂交得F1,统计F1的花色及比例。若F1___,说明D/d位于7号染色体上;若F1______,说明D/d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
22-23高一下·湖北荆门·期末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问题基因突变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大豆是两性花、一年生植物(2N=40)。科研人员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单基因突变引起的抗花叶病(简称抗病)植株X,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中,抗病植株占50%。已知控制大豆子叶颜色基因在1号染色体上(BB呈深绿色,Bb呈浅绿色,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科研人员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亲 本F1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1:1
实验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1:1: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豆抗花叶病与不抗花叶病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科研人员在进行上述两组杂交实验之前就已判断出抗花叶病基因为_________________(显性或隐性)基因,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R、r______________(填“位于”或“不位于”)1号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一F1中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F2成熟植株中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子叶黄色抗病︰子叶黄色不抗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上述实验中的各代大豆均有留种,欲快速且简便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品种,应选用实验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豆进行自交,所得种子中,子叶深绿的即为所需品种。
(4)现有一株白花(dd)突变大豆,为研究D/d基因的位置,用该突变株作父本,与不同的三体(2N+1=41)紫花纯合子杂交,再选择F1中的三体与突变株回交得到F2,下表为部分研究结果。表中数据说明基因d位于_______________号染色体上,对D/d基因定位最多用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三体纯系大豆。
母本F2表现型及数量
白花紫花
9号三体21110
10号三体115120

大豆是两性花、一年生植物(2N=40)。科研人员用放射性60Co 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单基因突变引起的抗花叶病(简称抗病)植株 X,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中,抗病植株占 50%。已知控制大豆子叶颜色基因在 1 号染色体上(BB 呈深绿色, Bb 呈浅绿色,bb 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科研人员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F1 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1:1
  实验二  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1:1:1:1

(1)大豆抗花叶病与不抗花叶病由一对等位基因 R、r 控制,科研人员在进行上述两组杂交实验之前就已判断出抗花叶病基因为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其理由是_____
(2)基因R、r_____(填“位于”或“不位于”)1 号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
(3)实验一 F1 中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F2 成熟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4)若上述实验中的各代大豆均有留种,想要快速且简便地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品种,应选用实验一的 _____(填“亲本”或“F1”)中表现型为_____的大豆进行_____,所得种子中,子叶深绿的即为所需品种。
(5)现有一株白花(dd)突变大豆,用该突变株作父本,与 10 号三体(其产生含有 1 条或 2 条 10 号染色体的配子活性相当且受精后均能发育)紫花纯合子杂交,再选择 F1 中的三体与突变株回交得到F2
①若 F2 中紫花∶白花=_____,则基因d 不在 10 号染色体上;
②若 F2 中紫花∶白花=_____,则基因d 在 10 号染色体上。
大豆是一年生植物(2N=40),其花是两性花。科研人员用放射性处理大豆种子并种植,筛选出一株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抗花叶病(简称抗病)植株X,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中抗病植株占50%。已知控制大豆子叶颜色基因在1号染色体上(BB个体呈深绿色,Bb个体呈浅绿色,bb个体呈黄色且在幼苗阶段死亡)。科研人员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F1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1:1
实验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1:1:1:1
(1)大豆抗病与不抗病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科研人员在进行上述两组杂交实验之前就已判断出抗病基因为显性基因,其理由是_____
(2)基因R、r不位于1号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
(3)实验一中的F1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则F2成熟植株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_____
(4)若上述实验中的各代大豆均有留种,想要快速且简便地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品种,应选用实验一的亲本中表现型为_____的大豆进行_____,所得种子中,子叶深绿的即为所需品种。
(5)现有一株白花(dd)突变大豆,用该突变株作为父本,与10号三体(其产生的含有1条或2条10号染色体的配子活性相当且受精后均能发育)紫花纯合子杂交,再选择F1中的三体与白花突变株回交得到F2
①若F2中紫花:白花=_____,则基因d不在10号染色体上。
②若F2中紫花:白花=_____,则基因d在10号染色体上。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