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3
I、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第一次捕获了50只灰苍鼠,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第二次捕获了52只灰苍鼠,其中有标记的个体13只。
Ⅱ、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1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Ⅲ、福寿螺原产于亚马孙河流域,我国引入后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Ⅳ、现有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的血细胞计数板。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滴在盖玻片边缘,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1)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只/hm2,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可能会偏_____
(2)图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
(3)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型。
(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水平,因为此时_____
(5)观察到图2中所示a、b、c、d、e5个中方格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个。

   
23-24高二上·河南洛阳·期末
知识点:种群的概念及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I、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雄性有角,雌性无角。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大(5-8龄)、中(3-5龄)、小(1-3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藏羚羊最长寿命8年左右)。则图1中甲地区藏羚羊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预测此后一段时间,_____地区藏羚羊种群数目将增加。

      
(2)图2表示某地区藏羚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变化(R=出生率/死亡率),a-b段时间该地区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是______。b-c段时间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是_____。如果在d时间,少量藏羚羊从其它地区迁入该地区,则该地区藏羚羊的K值_____,原因是______
(3)成年藏羚羊一年中除繁殖季节,绝大部分时间是雌雄分群。生态学家为解释此现象,提出如下假说: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使其难以果断选择捕食对象,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为检验该假说的正确性,研究小组用狗(能将抛到草坪上的物体叼回来),质量和大小等相同且适宜的橡胶圈和橡胶棒做了如表的模拟实验:
组别实验处理统计并记录
实验组1同时向草坪中抛出两个相同橡胶圈分别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物体所用的时间
2同时向草坪中抛出两个相同橡胶棒
对照组
实验中橡胶圈或橡胶棒模拟的对象是_____。对照组应进行的实验处理是_____,若_____,则假说成立。
(4)下图甲表示藏羚羊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除甲图中的因素外,还有______
②根据甲图给出的信息,该生物的种群密度将会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该生物种群在甲图所示时间内,数量增长模型为_____,乙图中_____时间段内种群数量的增长与此类似。
③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_____值,对应在乙图上的时间点为_____
④若该生物为某种经济鱼类,种群增长速率维持在乙图的_____点可提供最大的持续产量。若甲图的①②分别代表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在相似生态系统中的增长率,这两个种群在各自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高低可描述为_____
II、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血细胞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载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总体积为0.1mm3某同学操作时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吸管吸取少许稀释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进行观察计数。

(5)在实验中,该同学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从静置的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计数室进行计数,并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次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3处错误: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6)若该实验需要测定酵母菌的活细胞数,则按照上述纠正后的操作测定,得到的测定值跟实际值相比会_____,如何处理才能得到更准确的活细胞数呢?_____
(7)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
(8)如果观察到上图所示a、b、c、d、e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格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后约有酵母菌_____个;对于压在中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_____。若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_____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血细胞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载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总体积为0.1mm3。某同学操作时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吸管吸取少许稀释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进行观察计数。

(1)在实验中,该同学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从静置的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计数室进行计数,并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次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3处错误:①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
(2)若该实验需要测定酵母菌的活细胞数,则按照上述纠正后的操作测定,得到的测定值跟实际值相比会______,如何处理才能得到更准确的活细胞数呢?__________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4)如果观察到上图所示a、b、c、d、e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格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后约有酵母菌________个;对于压在中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______。若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