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11
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反硝化聚磷菌(DPAOs),在有氧阶段更利于增殖,但不利于污水脱氮;在缺氧阶段,DPAOs利用胞内的PHA提供电子,以NO3-或NO2-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一部分用于过量摄取污水中的无机磷酸盐,并合成为多聚磷酸盐贮存于细胞内,同时把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而达到同时脱氮除磷的目的。实验室中筛选DPAOs的常用培养基如下,请结合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单位(g/L)主要成分单位(g/L)
CH3COONa·3H2O0.3205(NH4)2SO40.016
KH2PO40.056CaCl2·2H2O0.035
K2HPO40.044MgSO4·7H2O0.15
微量元素1mL/5L
(1)实验室中筛选DPAOs的常用培养基中,___________可作为DPAOs的碳源。为了从已纯化的多种DPAOs中筛选脱氮除磷效果好的菌株,需要在培养过程中提供的气体条件为___________
(2)为了鉴定DPAOs的脱氮除磷能力,可以对污水中剩余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___________含量分别进行测定,在对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时,可使用___________法。
(3)DPAOs中的多聚磷酸盐会随着DPAOs的死亡重新释放进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在对污水脱氮除磷的应用中,为了达到理想的除磷效果,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4)利用固定化技术对DPAOs固定,常选用_____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__。固定化DPAOs与未固定的DPAOs相比,在对污水除磷的应用中更加便利,这是因为___________
2023·四川绵阳·模拟预测
知识点:培养基的成分及其功能微生物的培养与菌种保藏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及其应用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应用有关的问题:
(1)制作苹果醋的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①图中乙过程可加入适量的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为鉴定获得的果汁是否含有果胶,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丙过程为适宜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发酵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于醋酸发酵的醋杆菌被杂菌污染,欲消除污染的杂菌,可通过划线分离法获得________________,然后进行扩大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_________
A.MS培养基                    B.LB平面培养基
C.添加蔗糖的豆芽汁          D.含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甘露醇的培养液
(2)发酵制作泡菜时,利用的微生物是从________________(天然/人工培养)中获得;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利用菜中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发酵产生有机酸和醇类物质等,同时还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可以用光电比色法定量测定亚硝酸盐,在对样品处理过程中加入硫酸锌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进行样品测定时,用光程为1cm的比色杯在550nm处测定OD值,若测定的OD值偏大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二)回答与抗虫棉培育有关的问题:
(1)土壤农杆菌中的野生Ti质粒能诱导肿瘤形成,但分子量太大,且缺乏可利用的单一________________酶位点,所以需对野生型Ti质粒进行改造。改造过程除了要切除致瘤基因外,还必须保留一段控制质粒DNA________________的基因。同时还要将抗虫基因转入到质粒的T-DNA区,获得含目的基因的重组Ti质粒。下列关于改造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去除T-DNA区的激素基因,因为激素基因产物会导致植物转化细胞内激素不平衡而无限分裂,阻止正常植株的再生
B.在去除的激素基因的T-DNA区增加至少一个可以在植物体内表达的标记基因,这样便于转化细胞易于被检测出来
C.在T-DNA区添加一个可以克隆外源目的基因的多聚接口,便于目的基因的克隆。
D.改造后含目的基因的重组Ti质粒可以通过土壤农杆菌胞内寄生而进入植物细胞,从而Ti质粒整个整合到植物遗传物质中
(2)含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人为地在植株上造成创伤,然后把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接种在创伤面上,使农杆菌在植物体内进行侵染实现转化的目的。为了获得较高的转化率,一般采用无菌种子的实生苗或者试管苗。农杆菌接种后,受伤部位一般________________(会、不会)出现肿瘤。在筛选转化细胞时,可将感染部位的薄壁组织切下放入选择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和愈伤组织的诱导。最后将转化的愈伤组织转移至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上诱导丛状苗,再生根诱导出再生植株。
(3)抗虫棉植物的检测:可对成体植株进行________________实验检测。
(4)多途径的植物克隆: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培养大量的试管苗,扩大抗虫棉的种植面积;通过大量培养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能产生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如抗虫蛋白)的细胞的大量克隆和产物的工业化生产;通过________________,进行单倍体克隆等。
反硝化细菌是一类能将硝态氮(NO3-N)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NO2⁻、NO、N2O)还原为气态氮(N2)的好氧细菌群,反硝化作用也是产碱过程。反硝化细菌对于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和亚硝酸盐对水生动物的毒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某课题小组通过采集活性污泥样品,并从中分离反硝化细菌,研究影响菌株反硝化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为反硝化细菌在养殖废水处理应用中提供理论指导。反硝化细菌的分离和鉴定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样品采集→富集培养→反硝化细菌检测→稀释涂布→产气实验→菌种鉴定
(1)样品采集与富集培养;将采集的活性污泥样品1mL加入到装有9mL、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的100mL烧杯中,取样接种到富集培养基中培养,富集培养基的成分有:KNO32g,FeSO40.2g,KH2PO31.0g,MgSO40.5g,NaCl2g,CaCO35g,其中为反硝化细菌提供氮源的是___,从物理性质上看,富集培养的培养基一般是___
(2)为检测富集培养后目的菌种的浓度,将富集后的1L样品___后,使用___(填工具)将样液接种在特定培养基上,若在稀释倍数为106条件下涂布了三个平板(每个平板涂布0.1mL稀释液),接种后,将培养皿倒置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240、250、260,则稀释前1L菌液中所含细菌数为___。此结果一般比实际值要小。原因是___
(3)反硝化细菌检测:在BTB培养基(BTB培养基初始pH=6.8,BTB是酸碱指示剂,酸性条件下为黄色,中性条件下为绿色,碱性条件下为蓝色)上,每个稀释度下涂布3个培养基是为了___,放在30℃环境中培养2~3天后,挑选周围显___色的单菌落。
(4)将液体培养基导入大试管中,将杜氏小试管倒立放入大试管中,试管中的气体排尽,接入纯菌株,30℃恒温培养5~7d,观察到小管内有气泡,检测到N2O,,即可鉴定纯菌株为目的菌。不能依据培养液中硝酸盐的浓度变低来鉴定目的菌,原因是___
(5)向几组等量的灭菌后的反硝化培养基中分别以1%、3%、5%、7%和10%的接种量接入菌株N1,在30℃,120r/min摇床震荡培养,24h后测量NO3-N等指标,结果如下图所示:当投菌量达到___时,反硝化效果最好,NO3-N和总脱氮率均较高。当投菌量继续增加,NO3-N和总脱氮率反而下降,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答2点)。

酸笋是一种以新鲜竹笋为原料,发酵腌制而成的具有独特发酵酸臭味的笋制品,是风味食品螺蛳粉的重要配料。图1是从自然酸笋发酵液中分离出高产乳酸的乳酸菌优质菌种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I、Ⅱ是实验中使用的两种培养基:I的培养基主要成分如下表,Ⅱ是在I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粉15g/L,碳酸钙1.0g/L,pH均为6.2。
主要成分蛋白胨牛肉膏酵母粉葡萄糖K2HPO4结晶乙酸钠柠檬酸三铵MgSO4·7H2O
含量(g/L)10.05.04.020.02.05.02.00.2
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可以为细菌生长提供__________(写出2点)等营养物质。配制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处理,检测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的常用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2)酸笋自然发酵液含有大量微生物,从中分离、纯化多种乳酸菌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采用上述接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得到____________
(3)对于分离得到的乳酸菌,还须进行性能测定和复筛才能决定是否符合生产上或研究工作的要求。分离纯化所用的固体培养基Ⅱ会因含有碳酸钙呈不透明状,而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通过比较___________的大小来筛选产乳酸能力强的菌株,筛选得到的高产乳酸菌应用___________法长期保存。
(4)为探究高产乳酸菌接种量对乳酸产量的影响,将体积分数为0.2%、1.0%、1.8%、2.6%、3.4%的高产乳酸菌菌液分别接种于培养基I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取发酵液进行乳酸含量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乳酸菌菌液接种量为3.4%时的乳酸产量低于接种量为2.6%时的乳酸产量,原因是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