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75
南海是中国岛屿和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热带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分布区。人类活动排放的CO2引起海水中CO2浓度上升、pH下降,导致“海洋酸化”,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为研究其原因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研究者做了以下研究。
(1)藻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CO2浓度增加能促进藻类光合作用,有利于其生长。研究者进行了四组实验,测定某种单细胞藻的增长率,得到如图1所示结果。
   
①该实验结果说明:CO2浓度升高对该藻增长的促进作用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海水pH下降对其增长的抑制作用。
②对该藻类用______法进行数量调查,用图2所示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计数室体积为0.1mm3),若将培养液稀释了100倍,经过一系列操作,检测四角上中方格的酵母菌数量分别为22、26、24、28,则估算出的种群密度约为(从以下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_______/mL。
A.4×106 B.4×107 C.4×108 D.4×109
(3)研究表明,浮游动物能排泄出HCO3- 等缓冲物质,浮游动物分布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人工鱼礁是人们在预定水域放置的构造物,研究者调查了四个区域浮游动物的总丰富度,结果如表
 对照区海带养殖区牡蛎养殖区人工鱼礁区
总丰富度(ind/m320.352112.1147.54
综合(2)(3)研究______区域有助于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因是:______
(4)研究者提出“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即在水的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水的中层,挂笼养殖滤食性贝类或网箱养殖投饵性鱼类;而在底层,则投放了人工鱼礁,并养殖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这种养殖模式提升了群落_____结构的复杂程度;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_______原理。
2023·广东肇庆·模拟预测
知识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对含海产品进行有计划放养的海域称为海洋牧场。研究者在某地设置了以人工鱼礁、海带养殖和牡蛎养殖为主体的海洋牧场,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调查了上述区域和对照海域的生态学数据,进一步优化海洋牧场布局。
(1)人工鱼礁是人们在预定水域放置的构造物,可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和产卵场所,人工渔礁中的____________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定期捕捞海带和牡蛎都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海带可通过光合作用,提高水体中_______含量。牡蛎虽可取食水体中的藻类,但大规模养殖还需定期投喂饵料,从物质和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
(2)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动物类群,以浮游植物、细菌、碎屑等为食物,而它们本身又是很多海洋动物重要的食物来源。浮游动物分布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研究者调查了四个区域浮游动物的总丰富度,结果如下表。
对照区海带养殖区牡蛎养殖区人工鱼礁区
总丰富度(ind/m320.3520.95   12.1147.54

表中数据显示,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总丰富度最高,结合文中信息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
(3)研究者测定了四个区域表层海水的无机氮与活性磷含量(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调查数据,选择生态效益最佳的区域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
(5)基于上述调查结果,研究者提出“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即在水的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水的中层,挂笼养殖滤食性贝类或网箱养殖投饵性鱼类;而在底层,则投放了人工鱼礁,并养殖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这种养殖模式提升了群落________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了___________,进而增加了经济效益。
每年的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为:“海洋星球 潮流之变”。海洋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CO2会导致“海洋酸化”,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为进一步研究其成因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研究者做了以下实验。
(1)研究者通过实验得到了某种单细胞藻在四种条件下的增长率,结果如图1所示。
      
①据图1结果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CO2浓度升高、海水pH下降对该单细胞藻数量增长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
③对该藻类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计数时用图2所示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计数室体积为0.1mm3),将培养液稀释10倍,检测四角上中方格的该藻类数量分别为12、16、14、18,估算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个/mL。
(2)研究还发现,浮游动物能排泄出HCO3等缓冲物质,而浮游动物的分布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研究者调查了四个区域浮游动物的总丰富度,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区

海带养殖区

牡蛎养殖区

人工鱼礁区

总丰富度(ind/m3

20.35

20.95

12.11

47.54

综合以上研究___________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还提出了“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即在水的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水的中层,挂笼养殖滤食性贝类或网箱养殖投饵性鱼类;而在底层,则投放了人工鱼礁,并养殖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这种养殖模式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每年的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为:“海洋星球 潮流之变”。海洋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CO2会导致“海洋酸化”,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轮船活动以及石油泄露导致海洋受到重金属污染;为进一步研究其成因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研究者做了以下实验。
(1)研究者通过实验分别研究CO2浓度升高和不同酸碱度的海水对某种单细胞藻的增长率的影响。得到了某种单细胞藻在四种条件下的增长率, 结果如图1所示。

      

据图1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CO2浓度升高对该单细胞藻数量增长的作用是_________;(填促进、不变、抑制)   
②“海洋酸化”对该单细胞藻数量增长的作用是________。(填促进、不变、抑制)
③据图2分析:对该藻类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应采用______________法,
(2)研究还发现,浮游动物能排泄出等缓冲物质,而浮游动物的分布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研究者调查了四个区域浮游动物的总丰富度,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区

海带养殖区

牡蛎养殖区

人工鱼礁区

总丰富度(ind/m3

20.35

20.95

12.11

47.54

综合以上研究人工鱼礁区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轮船活动以及石油泄露导致海洋受到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在海洋鲨鱼体内比在其他低营养级生物体内更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这也是造成海洋鲨鱼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鲨鱼的皮肤可以很好的降低海水的阻力,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的游泳衣,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价值。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