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1
我国幅员辽阔,培育适宜不同环境条件下栽培需求的优质水稻品种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以下为某农科所现有水稻(2N=24)种子资源:①高产晚熟、②高产不耐盐碱(AAbb)、③低产耐盐碱(aaBB)、④高产感病、⑤低产抗病,科研人员欲培育以下水稻新品种:Ⅰ高产早熟、Ⅱ高产耐盐碱、Ⅲ高产抗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利用①采用___________育种方法获得新品种Ⅰ,该方法通常需要处理大量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2)已知A/a与B/b独立遗传,在用②、③品种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新品种Ⅱ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将获得的一株高产耐盐碱植株(甲)进行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则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在育种过程中出现一变异水稻植株(乙),研究发现其体细胞中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将乙与正常水稻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3)请你帮助农科所工作人员从上述水稻种质资源选择适合的品种,以期在最短年限内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Ⅲ,简要写出育种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
2023·四川·二模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水稻是重要的农作物,科学育种能改良水稻性状,提高产量。请根据材料回答:
甲硫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变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G—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过选育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
Ⅰ.(1)实验表明,某些水稻种子经甲硫磺酸乙酯(EMS)处理后,DNA序列中部分G—C碱基对转换成G—T碱基对,但性状没有发生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出1种即可)。
(2)水稻矮秆是一种优良性状。某纯种高秆水稻种子经EMS溶液浸泡处理,种植后植株仍表现为高秆,但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矮秆植株。请简述该矮秆植株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此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Ⅱ.水稻品种是纯合子,生产上用种子繁殖,控制水稻高秆的基因A和矮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水稻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水稻感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设计了培育水稻矮秆抗病新品种的另一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图所示:
选择合适亲本F1F1花药甲植株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水稻种子
(4)其中的③过程表示____________,④应在甲植株生长发育的______时期进行处理;乙植株中矮秆抗病个体占______
香味性状是优质水稻品种的重要特性。研究表明水稻的无香味、有香味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其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控制。
(1)进一步研究发现香味性状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参与香味代谢的某种酶异常,使香味物质积累所致。这个实例说明基因表达产物和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育种人员用X射线照射纯合无香味水稻,在其后代中得到了一株香味水稻,该性状能稳定遗传。该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香味性状与抗性性状独立遗传。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选用纯合抗病无香味水稻与纯合不抗病有香味水稻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从F2经多代选育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有香味新品种水稻。该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缺点是育种周期长。
(4)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可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育种工作者选用纯合抗病无香味水稻与纯合不抗病有香味水稻杂交得到F1植株后,常常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___________使这些植株染色体数目加倍,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最后选择出抗病香稻新品种。用这种方法获得的抗病香稻新品种自交,其后代不会发生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