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293
下列是有关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像。图甲是在适宜环境中大豆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解。图乙是某研究小组在15℃条件下以水稻为材料进行研究得到的实验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过程具体发生在_________,图中A 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2)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3)大田种植玉米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_________________提高光合速率以增加产量。
(4)在水稻的营养生长过程中,发现部分水稻植株叶片变黄,其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由Mg元素缺乏导致_____________缺乏;二是由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为确定叶片变黄的原因,可选取该株水稻质量相等的_________叶片和__________叶片,分别编号为A,B组,然后分别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用___________(试剂)分离色素,观察比较两组滤纸条上色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2-23高一下·湖北宜昌·期中
知识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在物质和能量代谢上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CO2浓度增加会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产生影响。科研人员以大豆、甘薯、花生、水稻、棉花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如下三种不同实验处理,整个生长过程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选择某个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作用速率如图1所示;作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部分生理过 程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随着CO2浓度的增加,作物光合速率也会增加,主要是因为图2中的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序号)加快,产生的物质在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作用下,经一系列的反应可快速地制造出糖类等有机物。作物的叶肉细胞内化合物X、化合物Y产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组的结果可知,CO2浓度倍增时,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发生倍增。研究人员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丙组光合作用速率比甲组低,原因可能是作物长期处于高浓度CO2环境会降低RuBP羧化酶(固定CO2的酶)的活性。请在研究人员的实验基础上,再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材料用具:水稻、一定浓度的C5化合物溶液、饱和CO2溶液、试管等。
实验思路:提取等量的甲组和丙组水稻细胞中的RuBP羧化酶,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两试管中再分别加入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A、B两组溶液中C3化合物的含量;预测实验结果:若__________,则上述原因分析正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