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46
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反硝化聚磷菌(DPAOs),在有氧阶段更利于增殖,但不利于污水脱氮;在缺氧阶段,DPAOs利用胞内碳源PHA提供电子,以NO3-或NO2-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一部分用于过量摄取污水中的无机磷酸盐,并合成为多聚磷酸盐贮存于细胞内,同时把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而达到同时脱氮除磷的目的。实验室中筛选DPAOs的常用培养基如下,请结合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单位(g/L)主要成分单位(g/L)
CH3COONa·3H2O0.3205(NH42SO40.016
KH2PO40.056CaCl2·2H2O0.035
K2HPO40.044MgSO4·7H2O0.15
微量元素1mL/5L
(1)题中所描述的DPAOs代谢类型为_____________(选填“自养型”或“异养型”),为了筛选脱氮除磷效果好的DPAOs,需要在培养过程中提供的气体条件为_____________
(2)为了鉴定DPAOs的脱氮除磷能力,可以对污水中剩余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____________含量分别进行测定,在对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时,可使用_____________法。
(3)在对污水脱氮除磷的应用中,需适时将污水中的DPAOs移除,原因是____________
(4)利用固定化技术对DPAOs固定,常选用______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___。固定化DPAOs与未固定的DPAOs相比,在对污水除磷的应用中更加便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2023·江西南昌·三模
知识点: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综合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及其应用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
(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标准管的制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③将每个_______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_________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2)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3)泡菜的制作利用了自然界中现成的菌种,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还需要在实验室培养特定的微生物,下表是筛选异养型细菌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相关问题
KH2PO4Na2HPO4MgSO4·7H2OFeCl3X维生素琼脂
1.4 g2.1 g0.2 g0.1 g1 g微量15 g

①从物理性质上看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其中成分X为目的菌提供____________。制备该培养基的一般操作顺序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____________
②如图AB是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CD是接种后培养的效果。某同学接种培养后获得图C所示效果,则其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A”“B”);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检测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培养,观察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应用有关的问题:
(1)制作苹果醋的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①图中乙过程可加入适量的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为鉴定获得的果汁是否含有果胶,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丙过程为适宜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发酵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于醋酸发酵的醋杆菌被杂菌污染,欲消除污染的杂菌,可通过划线分离法获得________________,然后进行扩大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_________
A.MS培养基                    B.LB平面培养基
C.添加蔗糖的豆芽汁          D.含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甘露醇的培养液
(2)发酵制作泡菜时,利用的微生物是从________________(天然/人工培养)中获得;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利用菜中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发酵产生有机酸和醇类物质等,同时还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可以用光电比色法定量测定亚硝酸盐,在对样品处理过程中加入硫酸锌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进行样品测定时,用光程为1cm的比色杯在550nm处测定OD值,若测定的OD值偏大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二)回答与抗虫棉培育有关的问题:
(1)土壤农杆菌中的野生Ti质粒能诱导肿瘤形成,但分子量太大,且缺乏可利用的单一________________酶位点,所以需对野生型Ti质粒进行改造。改造过程除了要切除致瘤基因外,还必须保留一段控制质粒DNA________________的基因。同时还要将抗虫基因转入到质粒的T-DNA区,获得含目的基因的重组Ti质粒。下列关于改造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去除T-DNA区的激素基因,因为激素基因产物会导致植物转化细胞内激素不平衡而无限分裂,阻止正常植株的再生
B.在去除的激素基因的T-DNA区增加至少一个可以在植物体内表达的标记基因,这样便于转化细胞易于被检测出来
C.在T-DNA区添加一个可以克隆外源目的基因的多聚接口,便于目的基因的克隆。
D.改造后含目的基因的重组Ti质粒可以通过土壤农杆菌胞内寄生而进入植物细胞,从而Ti质粒整个整合到植物遗传物质中
(2)含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人为地在植株上造成创伤,然后把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接种在创伤面上,使农杆菌在植物体内进行侵染实现转化的目的。为了获得较高的转化率,一般采用无菌种子的实生苗或者试管苗。农杆菌接种后,受伤部位一般________________(会、不会)出现肿瘤。在筛选转化细胞时,可将感染部位的薄壁组织切下放入选择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和愈伤组织的诱导。最后将转化的愈伤组织转移至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上诱导丛状苗,再生根诱导出再生植株。
(3)抗虫棉植物的检测:可对成体植株进行________________实验检测。
(4)多途径的植物克隆: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培养大量的试管苗,扩大抗虫棉的种植面积;通过大量培养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能产生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如抗虫蛋白)的细胞的大量克隆和产物的工业化生产;通过________________,进行单倍体克隆等。
酸笋是一种以新鲜竹笋为原料,发酵腌制而成的具有独特发酵酸臭味的笋制品,是风味食品柳州螺蛳粉的重要配料。下面是从自然酸笋发酵液中分离出高产乳酸的乳酸菌优质菌种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Ⅰ、Ⅱ是实验中使用的两种培养基:
Ⅰ、蛋白胨10.0g/L,牛肉膏5.0g/L,酵母粉4.0g/L,葡萄糖20.0g/L、吐温-80(C24H44O6,有助于乳酸菌利用培养基中某些营养物质)1.0mL/L,K2HPO42.0g/L,结晶乙酸钠(CH3COONa)5.0g/L,柠檬酸三铵(C6H5O7(NH43)2.0g/L,MgSO2·7H2O0.2g/L,MnSO2·4H2O0.05g/L,pH6.2。
Ⅱ、向上述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粉15g/L,碳酸钙1.0g/L,pH6.2。
培养基中能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培养基灭菌结束,打开灭菌锅盖前,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压力表的压力降到0,如提前打开安全阀,会导致_____
(2)酸笋自然发酵液含有大量微生物,从中分离、纯化多种乳酸菌的接种方法是_____,采用上述接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得到_____。再分别接种于固体斜面培养基临时保存。
(3)在筛选高产乳酸菌菌种前,需对不同乳酸菌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培养时应使用培养基Ⅰ而不使用培养基Ⅱ的原因是_____,筛选得到的高产乳酸菌应用_____法长期保存。
(4)为探究高产乳酸菌接种量对乳酸产量的影响,将体积分数为0.2%、1.0%、1.8%、2.6%、3.4%的高产乳酸菌菌液分别接种于培养基Ⅰ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取发酵液进行乳酸含量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乳酸菌菌液接种量为3.4%时的乳酸产量低于接种量为2.6%时的乳酸产量,原因是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