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实验题 较难0.4 引用0 组卷194
生菜是目前产量最大的人工种植蔬菜之一。为提高经济效益,研究员探究了光质、胞间CO2浓度和温度对生菜品质的影响。图为生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其中,PSI、PSII和PQ与电子传递等有关;字母A~F表示物质;I、II、III表示反应场所。
   
(1)图为生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______(光反应/碳反应)过程。
(2)图中吸收和转换光能的场所是______(I/II/III);叶绿体内能量转换的部分路径是______。(编号排序)
①电能②光能③NADP+④NADPH⑤三碳糖⑥三碳化合物
(3)据图及已学知识判断,生菜叶肉细胞内H+浓度较高的场所是______(I/III),其主要原因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A光解产生H+②PQ将I中的H+泵入III③D分解为C和H+④H+穿过ATP合酶到达I
实验1:探究不同光质对I、II、III三种生菜生长状况的影响。不同光质处理下,叶绿素总量、壮苗指数与对照组的比值,如图所示。
(4)为提高经济效益,图中生菜品种与光质的最佳组合是______。(单选)
   
       (a)                                                            (b)
A.品种I;红∶蓝=2∶1B.品种II;红∶蓝=1∶1
C.品种I;红∶蓝=1∶2D.品种II;红∶蓝=1∶2

实验2:探究不同时段内胞间CO2浓度(Ci)与生菜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5)据图分析,生菜叶片在不同时段内Ci与Pn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因果关系,并对下方“时段”“原因”“因果关系”三者的对应关系连线。
时段原因因果关系
9:00-11:00气孔导度增大,CO2供应量增加Pn导致Ci变化
11:00-13:00为降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减小,CO2供应量减小
13:00-15:00光照增强诱导叶肉细胞活性增强,净光合速率增强
15:00-17:00光照减弱诱导叶肉细胞活性减弱,净光合速率减小Ci导致Pn变化

实验3:探究高温对生菜植株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6)为测得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实验步骤需要保持一致的有______。(多选)
A.植物生长时的光照强度
B.提取色素时加入的提取液体积
C.选取的叶片在植物上的位置
D.用于提取和分离色素的叶片质量
(7)据图分析,高温处理使叶绿体色素的种类_______(不变/增多/减少),叶绿素含量______(不变/增多/减少)。据此推测,若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下,植物对光能的捕获与能量转换能力会______(不变/增强/减弱)。
(8)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生菜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小贾同学制作了水培装置,并思考以下问题:
该实验需要设置的自变量是______;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光照强度②水培溶液的温度③室内温度④植物的生长状况
生菜水培溶液应选择______(缺少某种矿质元素/矿质元素齐全)的溶液。
检测该实验因变量的合理做法是______。(单选)
A随机测定各组生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
B.随机测定各组生菜植株中矿质元素的含量
C.分别测定各组长势最好的生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
D.分别测定各组长势最好的生菜植株中矿质元素的含量
(9)研究发现,持续高温下生菜叶片中叶绿体膜损伤严重,类囊体松散,线粒体结构无明显变化。试分析在持续高温影响下,生菜植株是否仍能获取ATP?并阐述论证过程______
知识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含量及功能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Ⅰ.人体每日需要摄入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
(1)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转换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是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脱去一个CO2形成乙酰辅酶A
B.三大营养物质均能通过e循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过程f、g、h中形成ATP最多的是g
D.过程c可以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为糖和脂肪

(2)人体内分解蛋白质的胰蛋白酶所作用的化学键是图1中的(       
A.①B.②C.③D.④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以下说法可体现其功能的是(       )。(多选)
A.细胞内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B.细胞质膜上大部分的受体是蛋白质
C.蛋白质是细胞重要的储能物质D.机体具有免疫功能的抗体是蛋白质

(4)小贾同学认为,含乳饮料的营养价值与牛奶等同。为验证他的观点,选出下列正确的实验步骤,并排序,所得正确操作为(       )。
①利用含乳饮料制作标准曲线;②利用牛血清白蛋白制作标准曲线;③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1mL待测液,重复3组;④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1mL待测液;⑤将待测样品过滤后待用;⑥将待测样品过滤、稀释后待用;⑦分别加入4mL双缩脲试剂,混匀后静置一段时间;⑧测定待测液于540nm处的吸光度值。
A.②⑥③⑦⑧B.②①③⑦⑧C.②⑦①③⑧D.②③⑦⑥⑧

(5)实施上述实验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平均值),分别如图和表所示。据图信息与实验数据,对小贾同学的观点做出评价(       
检测样本实验数据含乳饮料牛奶
吸光度值0.090.26
蛋白质含量mg/ml
71.03
A.观点正确。因为含乳饮料与牛奶的蛋白质含量相同
B.观点正确。因为含乳饮料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含量相同
C.观点不正确。因为含乳饮料与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不同
D.观点不正确。因为含乳饮料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含量不同

Ⅱ.为了探究高温对生菜植株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6)为测得图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实验步骤需要保持一致的有(       )(多选)
A.植物生长时的光照强度B.提取色素时加入的提取液体积
C.选取的叶片在植物上的位置D.用于提取和分离色素的叶片质量

(7)据图分析,高温处理使叶绿体色素的种类_____(不变/增多/减少),叶绿素含量_____(不变/增多/减少)。 据此推测,若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下,植物对光能的捕获与能量转换能力会_____(不变/增强/减弱)。
(8)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生菜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小贾同学制作了水培装置,该实验需要设置的自变量是_____;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是_____。(编号选填)
①光照强度②水培溶液的温度③室内温度④植物的生长状况
生菜水培溶液应选择_____(①缺少某种矿质元素/②矿质元素齐全)的溶液。
(9)检测该实验因变量的合理做法是_____。
A.随机测定各组生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
B.随机测定各组生菜植株中矿质元素的含量
C.分别测定各组长势最好的生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
D.分别测定各组长势最好的生菜植株中矿质元素的含量
小麦缺磷会导致植物叶片呈紫红色、植株细小。为了找到合适的磷培养浓度,研究者在不同磷含量的水培条件下测定小麦叶内细胞的净光合速率(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速率)和叶片磷含量,结果如图。

(1)小麦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有磷元素的有________。
A.淀粉B.腺苷C.高能电子D.叶绿体内膜

(2)小麦水培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其它条件相同,包括________。
A.光照强度B.温度C.CO2浓度D.小麦品种

(3)分析图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A.磷元素是小麦叶肉细胞合成叶绿素的原料
B.叶片磷含量随环境中CO2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C.过高浓度的磷会抑制小麦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
D.小麦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提高可促进叶片磷含量

(4)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在低磷水培条件下,为了维持小麦正常的生命活动,可能会发生变化的有_________。
A.氧气的释放量减少;B.部分细胞出现质壁分离;
C.叶片中磷的运输效率升高;D.根系的数量和长度增加;

(5)进一步设计实验确定小麦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到达最大值时的叶片磷含量,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磷含量时需要制作标准曲线
B.通过测定单位叶面积上产生O2的速率作为净光合速率
C.为了使结果更精确,在0.5mol/L和12.5mol/L两个实验组之间再等距设置若干个实验组
D.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曲线,横坐标为水培磷浓度,纵坐标为净光合速率

小麦根细胞中的PHO2蛋白能够下调质膜上的磷转运蛋白数量。研究人员发现,当叶肉细胞磷含量变化时,叶肉细胞转录出特定的miRNA并转运至根细胞中发挥调控作用以维持小麦的磷稳态。如图是该机制的示意图。

(6)miRNA在小麦根细胞中对磷稳态的调控属于表观遗传调控,据图5分析,其机制可能是_______。
A.改变PHO2基因的序列B.改变磷转运蛋白基因的序列
C.影响PHO2基因的表达D.直接影响根细胞中磷含量

(7)从下列①-④中选择并形成实验方案,以探究短期缺磷对小麦磷稳态的影响。对照组__________;(编号选填)实验组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种植于磷充足培养液中
②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种植于磷不足培养液中
③检测叶肉细胞中PHO2基因转录水平
④检测根细胞质膜上磷转运蛋白的数量
(8)结合题中信息分析,小麦对外界磷浓度变化的反应,并用下列编号表示,外界磷充足时:__________;(编号选填)短期磷缺乏时: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磷含量变化抑制miRNA转录②磷含量变化促进miRNA转录③根细胞PHO2表达量高④根细胞PHO2表达量低⑤根细胞质膜上磷转运蛋白的数量增加⑥根细胞质膜上磷转运蛋白的数量减少⑦小麦磷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⑧小麦磷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
I.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叶片光合产物的形成及输出是影响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棉花叶片光合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酶a为碳反应的关键酶,酶b为催化光合产物向淀粉或蔗糖转化的关键酶,字母A-G代表物质。

(1)据图判断,物质E是_____,物质D包括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酶b可以催化三碳糖合成淀粉,却不能催化三碳糖合成蛋白质,说明酶具有_____。
A、专一性 B、高效性 C、稳定性 D、可重复利用性
(3)研究表明,高温胁迫(40℃以上)主要影响植物碳反应中酶a的活性。推测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图中含量会暂时上升的物质是_____。
A、物质A   B、物质F     C、物质C   D、物质E
(4)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_____。
A、H+转运
B、三碳化合物的合成
C、CO2的固定
D、O2扩散
(5)NH4+能增加类囊体膜对H+的通透性,从而消除类囊体膜两侧的H+浓度差。若将NH4+注入叶绿体基质,下列过程中会被抑制的是_____。
A、电子传递
B、ATP的合成
C、NADPH的合成
D、光能的吸收
(6)摘取棉花的叶片,在实验室里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
①用75%乙醇提取色素
②在聚酰胺薄膜的粗糙面划线
③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叶绿素含量时,所选用的光质为红橙光
II.研究者以两种棉花品种为材料,探究高温胁迫(40℃以上)对棉花品质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其中,CK组为对照,数据为30℃下测得;HT组数据为40℃连续培养的第5天测得。
组别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1气孔开放程度Gs/mol•m-2•s-1胞间CO2浓度Ci/μmol•mol-1酶a相对活性酶b相对活性
CK27.780.66275.179.169.39
HT20.06**0.59**260.55**6.99**8.3*
*和**分别表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和差异极显著。
(7)根据已学知识、题干、表和图中的信息,推测高温胁迫会降低棉花品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a.棉花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多种必需的矿质元素。如_____是组成叶绿素分子的必需无机盐离子,没有它就不能合成叶绿素。
b.为探究该元素浓度与棉花叶肉细胞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的关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
A. 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时需要制作标准曲线
B. 使用分光光度法可以分离叶绿体色素
C. 探究该元素浓度与叶绿素含量间的关系,根据结果绘制曲线,横坐标为水培时该元素的浓度,纵坐标为净光合速率
D. 测定单位叶面积上产生O2的速率作为净光合速率
c.为定量测定该元素浓度对叶绿素b合成量的影响。据下图分析。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应设定在_____。(编号选填)
①430mm       ②450mm       ③480nm             ④649mm       ⑤665mm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