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实验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42
油菜素类酯(BR)促进水稻生长与D11和D61基因有关,其中D11基因的产物是BR合成的酶,D61基因的产物是细胞膜上BR的受体。育种工作者对野生型高秆水稻进行诱变育种,选育出三株矮秆隐性突变株,其中甲和乙为单基因突变株,丙为D11和D61双基因突变株。
(1)为探究甲、乙突变株与D11、D61基因的关系及D11和D61基因是否能独立遗传,某生物兴趣小组完成了以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将突变体甲、乙分别与突变体丙杂交产生F1,幼苗期喷施BR后在拔节期观察株高,发现甲组子代全为高茎,乙组子代全为矮茎,再将两组F1植株杂交产生F2,F2中高茎∶矮茎=1∶3。
实验二:将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F1,F1全为高茎,再将F1植株自交产生F2,F2中高茎∶矮茎=9∶7。
根据实验一的结果,甲、乙突变株与D11、D61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上述两组实验中,可以证明D11和D61基因能独立遗传的是_________(填“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一和实验二”或“都不能说明”)。现将实验二F2中每株高茎自交得到F3种子隔离种植,这种单株收获得到种子长成的植株称为株系。理论上,高茎和矮茎之比为3∶1的株系在所有株系中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
(2)水稻花为两性花,花小,自然条件下风媒传粉,既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的发现为杂交育种过程中节省了_________这一繁琐操作,并且避免了自花授粉,可以保证杂种优势。研究发现,水稻存在一种温敏不育性状,温敏育性与否与T基因和Ub基因有关。T基因的产物是一种正常的核酸酶(Rnase),t基因的产物无活性。当温度高于25℃时,基因型为ttUbUb的水稻表现为花粉败育,结合下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两个可调节温度的大棚,请利用温敏雄性不育株(ttUbUb)和矮秆植株设计两个实验分别培育水稻杂交种和保存温敏雄性不育株,请写出简要思路_________
22-23高三下·重庆·阶段练习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突变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基因的表达综合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诸多方面比双亲优越的现象。科研人员培育了某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水稻、其育性受日照时间和温度调控,下图表示光温敏不育系留种及获得F1杂交种的过程。

(1)该光温敏雄性不育系与9种常规可育系进行正反交,得到的F1均可育,说明不育基因位于_________(填“细胞核”或“细胞质”),为__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相比于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雄性不育系,其在杂交育种上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2)该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植株叶片为绿色,后代中偶然出现紫叶植株,其自交后代紫叶性状不分离。将该紫叶稻与可育系绿叶稻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组合

亲本

F1

F2

F2性状分离比

绿叶

紫叶

1

紫叶稻

绿叶稻甲

绿叶

487

110

13:3

2

紫叶稻

绿叶稻乙

绿叶

460

70

55:9

紫叶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D/d)控制。A基因控制紫色色素合成,B基因控制紫色性状在叶表达,据实验结果分析,亲本紫叶稻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绿叶稻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该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在长日照或高温下仍有5-10%的自交结实率,导致制备的杂交种中混有纯合子。为解决该问题,杂交制种时,选用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纯合紫叶稻与绿叶稻甲或乙杂交,并在子代的秧苗期内剔除__________叶秧苗即可。
拟南芥(2N=10)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自花传粉,被誉为“植物界的果蝇”,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学研究。
(1)科研人员从一批经过诱变处理的野生型纯合拟南芥中筛选出一株突变株,为探究突变性状的显隐性,研究者将突变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若F1______,则突变性状为显性;若F1______,则突变性状为隐性。
(2)拟南芥雄性不育系在植物遗传学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某实验室分离到两组纯合雄性不育拟南芥株系N和株系R,两种株系的不育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均为隐性突变所致。研究表明株系R经低温处理可恢复育性。请利用株系N、R设计杂交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推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
(3)拟南芥的A基因决定雄配子育性,A失活会使雄配子育性减少1/3;B基因存在时种子萌发,但在种子中来自亲代母本的B不表达。研究者将某种抗性基因插入野生型植株(AABB)的A或B中,获得了“敲除”A基因的抗性植株甲(表示为AaBB)和“敲除”B基因的抗性植株乙(表示为AABb)。
①进行杂交实验:甲(♂)×乙(♀),则所结种子中,基因型为AaBb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可萌发的种子萌发后抗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
②为了探究基因A、B所在的位置,让①杂交实验所得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发现后代种子中可萌发种子占2/5,且萌发后抗性植株占100%,由此推断野生型植株中A、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因为在此情况下,AaBb植株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______,而种子中来自雌配子的B基因不表达,后代种子中可萌发种子占2/5,且萌发的植株含有______基因,都表现出抗性。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