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115
20世纪80年代,随着海参价格逐步攀升,围海养殖业户越来越多,围海面积也越来越大。围海养殖虽然能带来短期经济效益,但却对湿地植被造成明显破坏,严重污染了近岸水质。为此,某省实施“退养还湿”生态修复工程。经过几年不懈努力,现在湿地公园已然成为各个城市重要的天然碳汇。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湿地从中央到边缘主要为敞水带、沉水植物带、浮水植物带、挺水植物带、中生植物带、乔木植物带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湿地可蓄洪防旱、调节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2)植树造林是“碳捕集”的重要措施之一。被海洋捕获的碳称为蓝碳,滨海湿地是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主体。为提高湿地蓝碳储量,在实施“退养还湿”生态修复工程中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生态学基本原理。该工程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
(3)湿地中有很多水鸟,多以鱼等水中生物为食。图表示能量流经某水鸟所处的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其中C表示________________,若食物链“水草→鱼→水鸟”中鱼所处的营养级的同化量为500J/(cm2·a),则鱼和水鸟所处的两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若研究一个月内水鸟所处营养级的能量情况,图中未显示出来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23高三上·黑龙江牡丹江·阶段练习
知识点: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科研人员采取了包括“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等多种措施。下图1为某生态系统碳元素流动模型,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过程。图2是盐沼湿地中两种主要植物翅碱篷、芦苇的示意图。
   
(1)图1中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图1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有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
(2)“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用图1中的数字序号间的数量关系,构建“碳中和”数学模型,即__________
(3)现在湿地公园已成为各个城市重要的天然碳汇,常见湿地从中央到边缘主要为散水带、沉水植物带、浮水植物带、挺水植物带、中生植物带、乔木植物带等,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4)植树造林是“碳捕集”的重要措施之一。被海洋捕获的碳称为蓝碳,滨海湿地是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主体。为提高湿地蓝碳储量,某省实施“退养还湿”生态修复工程(如图3):首先对原养殖户进行退出补偿并助其转业转产;根据湿地群落演替情况,适时补种适量能够适应的的本地物种,以加快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最后使湿地能够自我维持,无需再额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该过程体现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依次答出三点),据图2分析可知,对促进海岸滩涂淤积,增加盐沼湿地面积贡献度高的植物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科研人员采取了包括“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等多种措施。下图1为某生态系统碳元素流动模型,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过程。图2是盐沼湿地中两种主要植物翅碱篷、芦苇的示意图。

(1)图1中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图1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有________(填图中数字)。
(2)“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用图1中的数字序号间的关系,构建“碳中和”数学模型,即_____________
(3)现在湿地公园已然成为各个城市重要的天然碳汇,常见湿地从中央到边缘主要为敞水带、沉水植物带、浮水植物带、挺水植物带、中生植物带、乔木植物带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4)植树造林是“碳捕集”的重要措施之一。被海洋捕获的碳称为蓝碳,滨海湿地是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主体。为提高湿地蓝碳储量,某省实施“退养还湿”生态修复工程(如图3)。该工程应遵循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生态学基本原理,根据物种在湿地群落中的________差异,适时补种适宜的物种,以加快群落演替速度。据图2分析可知,对促进海岸滩涂淤积,增加盐沼湿地面积贡献度高的植物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海洋是重要抓手,但研究发现深海区的下层几乎没有初级生产量,原因是________。“碳封存”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捕集CO2,再通过高压管道送到地下或者海底水久性封存。试分析该方法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