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6
自然界的一些微生物能产生脲酶,科研上的很多研究和应用都与脲酶有关。回答相关问题:
(1)体检时,测试者口服含14C标记的尿素胶囊,通过测定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14C来诊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这是因为该菌产生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生成__________
(2)筛选尿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中应该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从功能上分析,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根据颜色变化可以初步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其原因是___________。培养基中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答出2点)。
(3)脲酶固定化后稳定性和利用效率提高,固定化方法有___________(答出3种)。
(4)研究人员利用细菌M,在不同条件下分批发酵生产脲酶,结果如图所示。推测__________是决定细菌M高脲酶活力的关键因素,理由是__________
2023·陕西汉中·二模
知识点: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综合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及其应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缤彩纷呈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似乎显得过于微小与沉寂,但它们在自然界中作用非凡,很多生命现象都与微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一般要获得纯净的单一微生物,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例如,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若要检测所倒的平板是否合格,常见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幽门螺杆菌是急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可以通过微生物培养对其进行检测和诊断。将患者体内采集的样本制成菌液,培养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___________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上进行“浓缩”。若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则该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__________环带,这与菌体内脲酶的作用密切相关。
(3)在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过程中,我们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2项)等菌落特征初步判断培养基上菌种的类型。
(4)为了筛选到能高效降解有机化合物W的细菌(目的菌),科研人员将获得的3种待选微生物菌种甲、乙、丙分别接种在1L含20mg有机化合物W的相同培养液中培养(以有机化合物W为唯一碳源、氮源,培养液中其他营养物质充裕,条件适宜),观察从实验开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甲、乙、丙分别为18小时、40小时、25小时,则应选择微生物_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