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易0.85 引用3 组卷537
胰蛋白酶抑制剂能干扰昆虫的代谢,引起昆虫死亡,但对人体无害。科学家将马铃薯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通过农杆菌导入杨树细胞,培育成了抗虫杨树。

注:左图表示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下图表示质粒,图中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or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复制原点是质粒DNA复制的起点。箭头表示识别序列完全不同的4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通常采用PCR扩增技术,在PCR扩增仪中已加入了一定的缓冲溶液、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Mg2,还需要加入的物质有_________。通过PCR技术扩增Pin-Ⅱ基因片段,反应过程一般由95℃热变性、55~60℃引物和模板配对、72℃延伸三个步骤,经过多次循环完成。延伸阶段选用72℃而非95℃综合考虑了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质粒在基因工程操作中通常用作载体,能在受体细胞内稳定存在,除含有Ampr,Neor和多个限制酶切位点外,质粒还具有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3)依据图中信息,写出高效构建含Pin-Ⅱ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的简要操作方法:_________
(4)用转基因杨树叶片喂养某种杨树害虫,发现害虫死亡率显著增加,与非转基因的杨树细胞相比较,此转基因杨树的叶片细胞中,可以检测到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写3项)
2023·江西·二模
知识点: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胰蛋白酶抑制剂能干扰昆虫的代谢,引起昆虫死亡,但对人体无害。科学家将马铃薯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I)通过农杆菌导入杨树细胞,培育成了抗虫杨树。
左图表示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右图表示质粒,图中A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r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复制原点是质粒DNA复制的起点。箭头表示识别序列完全不同的4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1)上述基因工程属于______(填“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基因工程。将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杨树细胞培育成杨树幼苗的过程中,运用到的生物技术是______
A.植物细胞核移植技术       B.植物细胞融合技术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植物转基因技术
(2)为使目的基因与质粒高效重组,一般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
A.EcoR ⅠB.BamH Ⅰ
C.EcoR Ⅰ和Tthlll ⅠD.EcoRⅠ和PstⅠ
(3)上述基因工程中,导入受体细胞的重组DNA分子为______。
A.目的基因+杨树基因B.目的基因+运载体
C.目的基因+杨树基因+运载体D.杨树基因+运载体
(4)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胞会表现为______。
A.抗氨苄青霉素,不抗新霉素B.抗氨苄青霉素,也抗新霉素
C.不抗氨苄青霉素,抗新霉素D.不抗氨苄青霉素,也不抗新霉素
(5)用转基因杨树叶片喂养某种杨树害虫,发现害虫死亡率显著增加,则此转基因杨树的叶片细胞中,可以检测到______
A.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B.胰蛋白酶抑制剂的mRNA
C.胰蛋白酶抑制剂蛋白D.胰蛋白酶抑制剂的tRNA
现代生物技术
杨树是重要的经济树种,但其害虫很多,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杨树是害虫防治的有效手段。胰蛋白酶抑制剂能干扰昆虫的代谢,引起昆虫死亡,但对人体无害。科学家将马铃薯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通过农杆菌导入杨树细胞,培育成了抗虫杨树。图1示含目的基因的DNA分子,图2表示质粒,图中A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r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复制原点是质粒DNA复制的起点,使其能在受体细胞中存在和遗传。箭头表示识别序列完全不同的4种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1)上述基因工程中,受体细胞是_____细胞,属于_____(填“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基因工程。
(2)为使目的基因与质粒高效重组,最好选用_____(限制酶)作用于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质粒,然后在_____酶的作用下形成重组质粒。
(3)上述基因工程中,导入受体细胞的重组DNA分子为_____
A.目的基因+杨树基因
B.目的基因+运载体
C.目的基因+杨树基因+运载体
D.杨树基因+运载体
(4)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胞会表现为_____
A.抗氨苄青霉素,不抗新霉素
B.抗氨苄青霉素,也抗新霉素
C.不抗氨苄青霉素,抗新霉素
D.不抗氨苄青霉素,也不抗新霉素
(5)用转基因杨树叶片喂养某种杨树害虫,发现害虫死亡率显著增加。试从分子水平写出转基因和非基因杨树的叶片细胞的三个不同点: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