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96
1981年5月,中国学者在陕西发现了全球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从此开启了朱鹮拯救与复壮的序幕。随着各种保护措施实施,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朱鹮种群数量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统计结果如表。2000年以来持续对大部分朱鹮幼鸟进行了数字环标记,以更好调查幼鸟的存活情况和准确评估种群数量。
我国朱鹮种群数量(部分年份)统计表
年份19811981﹣19901991﹣2000201220192021
数量/只7<20>20010902571约5000
(1)在2021年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朱鹮种群数量,该方法适用调查的动物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____能力。进行了数字环标记的朱鹮幼鸟从放飞到重捕期间,若有幼鸟出生,则对于重捕时的种群数量,估算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小”、“无影响”或“偏大”)。在1990年前,则采用逐个计数,主要原因是此阶段野生朱鹮总数极少,也避免_____。调查朱鹮种群数量可为制定保护措施提供依据,也为评估_____提供依据。
(2)2019年统计到幼鸟的比例为11.6%,显著低于2012年的19.0%,表明野生朱鹮种群的_____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3)2019年,朱鹮分布核心区域的巢密度明显高于外围,但核心区域的巢成功沿用的比例有下降,在种群密度较_____时,繁殖季节的优势雄朱鹮才能占有资源优越的领域,得到更多的资源和繁殖机会。这种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属于_____(填“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
(4)2012﹣2019年间的增长速率比2019﹣2021年的小,表明2021年的朱鹮种群数量还未进入种群增长的_____(填“加速期”或“减速期”)。2022年6月,通过一只标记幼鸟追踪到朱鹮首次罕见的长途迁徙,说明由于种群数量增大,朱鹮野生种群需要不断扩大_____;也可推测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使朱鹮种群的宜居区域在扩大。
22-23高二·浙江·期末
知识点:种群的概念及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下图是野兔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请回答:

(1)图中表示的是种群增长的______________型曲线,表示K值的一点是______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影响该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在迁入第________________年后开始的。
(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种群增长速度在一段时间之后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6)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
(7)野生动物研究所对野兔进行了调查,所调查区域的总面积为2 hm2。统计所捕获野兔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雌性雄性标记
50282250
50321810

以上是某同学对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2
B.该地区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
C.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
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8)与此同时,还测定了一个生物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山毛榉的种群密度时,采取如下操作:①选择山毛榉分布比较均匀、长5千米、宽1千米的长方形地块;②将该地块分成三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样方;③样方为边长5米的正方形;④每个样方内山毛榉的数量记录如下:
样方第一样方第二样方第三样方
个体数354

①根据该同学的调查,该原始森林中山毛榉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调查结果是否可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