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1
小龙虾原产美洲,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小龙虾因肉质鲜美广受人们欢迎,从入侵初期的泛滥成灾到现在要依靠人工养殖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稻-虾立体养殖是人工养殖小龙虾的重要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小龙虾属于__________。小龙虾有多种体色,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____(填“遗传”、“物种”或“生态系统”)多样性。
(2)小龙虾是入侵物种,入侵我国后的最初一段时间种群数量会迅速上升。从种群特征角度分析,导致小龙虾数量上升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从小龙虾生存环境条件分析,导致小龙虾数量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答出2点)。小龙虾与本地物种间的相互选择可能会改变本地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
(3)稻-虾立体养殖方式利用了群落的__________原理,与传统养殖或种植方式相比,稻-虾立体养殖能更充分地利用空间和资源。
2023·广西来宾·模拟预测
知识点: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小龙虾有挖洞筑巢的习性,且在稻田中会将土壤里的种子翻出、破坏幼芽生长。农业技术人员建立稻虾共作的田间工程(如图),通过挖掘环形沟环绕稻田,为小龙虾提供繁殖和栖息环境。回答下列问题:
   
(1)小龙虾是入侵物种,入侵我国后的最初一段时间种群数量会迅速上升。从种群特征角度分析,导致小龙虾数量上升的直接原因是____;从小龙虾生存环境条件分析,导致小龙虾数量上升的原因是____(答出2点即可)。小龙虾与本地物种间的相互选择可能会改变本地群落演替的____
(2)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可摄食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和动物尸体等,因此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捕捉的小龙虾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
(3)稻虾共作模式中,小龙虾的主要食物是稻田中的杂草,但也食用水稻幼苗,因此在投放小龙虾时应尤其注意____
(4)为研究稻虾共作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农田生态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水稻单作模式和稻虾共作模式的比较试验,统计结果如下表:


杂草存量(kg/亩)

化肥使用量(kg/亩)

水稻产量(kg/亩)

利润(元/亩)

水稻单作模式

250

62.9

477.8

1386.2

稻虾共作模式

5

32.4

540.8

6058.3

①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的引入加快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提高了该生态系统____稳定性,其原因是____
②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小龙虾的引入对于水稻生态系统的意义是____
③据表可知,与水稻单作模式相比,稻虾共作模式使农民增收的原因有:水稻产量高:____(答出2点即可)。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小龙虾有挖洞筑巢的习性,且在稻田中会将土壤里的种子翻出、破坏幼芽生长。农业技术人员建立稻虾共作的田间工程(如图),通过挖掘环形沟环绕稻田,为小龙虾提供繁殖和栖息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龙虾是入侵物种,入侵我国后的最初一段时间种群数量会迅速上升。从种群特征角度分析,导致小龙虾数量上升的直接原因是_____;从小龙虾生存环境条件分析,导致小龙虾数量上升的原因是_____(答出2点)。小龙虾与本地物种间的相互选择可能会改变本地群落演替的_____
(2)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可摄食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和动物尸体等,因此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成分)。捕捉的小龙虾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3)稻虾共作模式中,小龙虾的主要食物是稻田中的杂草,但也食用水稻幼苗,因此在投放小龙虾时应尤其注意_____
(4)为研究稻虾共作模式对水和产量及农田生态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水稻单作模式和稻虾共作模式的比较试验:统计结果如下表:


杂草存量(kg/亩)

化肥使用量(kg/亩)

水稻产量(kg/亩)

利润(元/亩)

水稻单作模式

250

62.9

477.8

1386.2

稻虾共作模式

5

32.4

540.8

6058.3

①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的引入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_____稳定性提高。
②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小龙虾的引入对于水稻生态系统的意义是_____
③据表可知,与水稻单作模式相比,稻虾共作模式使农民增收的原因有:
a。_____;b。_____;c。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