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实验题 较易0.85 引用4 组卷246
1935年加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植物在我国引种,后入侵到农田等环境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农作物的化感作用(某种生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对其它生物生长产生影响),研究者利用其鲜叶浸提液处理小麦和绿豆种子,测定其对种子幼根生长抑制率,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_______,能将碳元素最终以________形式固定下来。
(2)实验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产生的化感物质对小麦和绿豆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
(3)研究者推测化感作用和资源竞争是植物入侵的原因。通过设置不同土壤条件,对本地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与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比较,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

①上述实验设计中,设置的不同土壤条件是________,除此而外,该实验中设置的自变量还有_______
②资源竞争干扰率这一指标反映本地化感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小麦竞争氮素资源从而对小麦生长情况产生的影响,则资源竞争干扰率等于生物干扰率减去化感作用干扰率。基于实验结果,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入侵优势,理由是__________
22-23高三下·四川成都·开学考试
知识点: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食物链和食物网碳循环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作用及传递过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1935年加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植物在我国引种,后入侵到农田等环境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探究其快速入侵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1)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_____
(2)为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农作物的化感作用,某种生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中生物生长产生影响,研究者利用其鲜叶浸提液处理小麦和绿豆结果如图1。

由图1可知,加拿大一枝黄花产生的化感物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不同,依据是_____
(3)研究者推测化感作用和资源竞争是植物入侵的原因。通过设置不同土壤条件,对本地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与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比较。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不同氮素浓度下,用上述供体植物和小麦各10株共培养,30天后与相同氮素浓度下单独培养的小麦比较干重,计算生物干扰率。
②移出各培养箱中的植物,将培养液调至实验初始时的氮素浓度水平,移入_____,30天后比较干重,计算化感作用干扰率。

资源竞争干扰率这一指标反映本地化感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小麦竞争氮素资源从而对小麦生长情况产生的影响,则资源竞争干扰率=_____。基于图2实验结果,有人认为不能证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入侵优势,你是否支持上述观点,并阐明理由_____
(4)硝化细菌能够将土壤中的氧化为植物根系能够利用的。在低氮土壤环境下,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系分泌物能够促进硝化细菌的数量增加。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阐述加拿大一枝黄花成功入侵的原因。_____
1935年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植物在我国引种,后入侵到农田等环境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探究其快速入侵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1)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农作物的化感作用(某种生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中生物生长产生影响),研究者利用其鲜叶没提液处理小麦和绿豆结果如图。由图可知,加拿大一枝黄花产生的化感物质对绿豆的作用特点:_______________。利用某些植物化感作用的原理抑制杂草的生长属于_____________防治。

(3)研究者推测化感作用和资源竞争是植物入侵的原因。为比较本地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与加拿大一枝黄花谁更具有入侵优势,科学家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如图):
①在不同氮素浓度下,一组用本地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和10株小麦共培养;另一组用加拿大一枝黄花和10株小麦共培养。30天后与相同氮素浓度下单独培养的小麦比较干重,分别计算生物干扰率。
②移出各培养箱中的植物,将培养液调至实验初始时的氮素浓度水平,移入___________,30天后比较干重,计算化感作用干扰率。

资源竞争干扰率这一指标反映本地化感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小麦竞争氮素资源从而对小麦生长情况产生的影响。用a表示资源竞争干扰率,b表示化感作用干扰率,c表示生物干扰率,则a=__________。基于实验结果,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入侵优势,理由是____________
加拿大一枝黄花(以下简称为一枝黄花)最早作为观赏植物在我国引种,后入侵到农田等环境中,表 现出明显的优势。为探究其快速入侵的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
(1)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一枝黄花属于__________。刚刚引入时,一枝黄花种群数量最 可能呈现__________增长。
(2)化感作用是指某种生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中生物生长产生影响的现象。为研究一枝黄花 对农作物的化感作用,研究者用其鲜叶浸提液处理小麦和绿豆种子,测定对种子幼根生长的抑制率,结果 如图 1。

由图可知,不同浓度的鲜叶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幼根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与浓度成正相关,而对绿豆幼 根的生长的影响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说明一枝黄花产生的化感物质对不同农 作物的生长影响不同。
(3)研究者推测化感作用和资源竞争是加拿大一枝黄花快速入侵的原因。通过设置不同土壤条件(不同氮素浓度),对具有化感作用的本土植物与一枝黄花进行比较。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不同氮素浓度下,用待研究的化感物质供体植物和小麦各 10 株共培养,30 天后与相同氮素浓度下 单独培养的小麦比较干重,计算生物干扰率。
②移出各培养箱中的植物,将培养液调至实验初始时的氮素浓度水平,各移入__________,30 天后比较干重,计算化感作用干扰率。

上述实验中,步骤①中所计算的生物干扰率包括本土植物或一枝黄花通过__________对小麦生长 产生的影响以及与小麦竞争氮素资源而产生的影响。若用资源竞争干扰率反映植物通过与小麦竞争氮素 资源从而对小麦生长产生的影响,则生物干扰率(a)、化感作用干扰率(b)与资源竞争干扰率(c)三者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用 a、b、c 表示)。基于上述实验结果,能否证明加拿大一枝黄 花通过化感作用和资源竞争获得入侵优势?____,请阐明理由: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