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46
我国南方某生态示范林场在板栗林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板栗是深根性树种,喜光,高度为3~4m,而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耐阴,高度为1m左右。研究者调查了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林下茶园(板栗-茶树结构)和常规茶园(无树木遮阴)中的害虫叶蝉的种群数量及其天敌蜘蛛的相关内容,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茶园类型叶蝉总数蜘蛛总数游猎型蜘蛛丰富度结网型蜘蛛丰富度蜘蛛多样性
常规茶园14259531481.4
林下茶园701152414132.9

(1)林下茶园的板栗和茶树高矮结合,充分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资源,两种植物的根系深浅搭配,合理地利用了不同层次土壤内的______________
(2)据调查,林下茶园出现了栖息于灌木层的某种鸟类,该种鸟摄食叶蝉和各种蜘蛛。该种鸟类出现的原因是林下茶园为该鸟创造了_______________
(3)与常规茶园相比,林下茶园的抵抗力稳定性更_______________,原因是林下茶园的______________
(4)防治害虫叶蝉时,要想达到较好的效果,依据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应将叶蝉数量控制在____________水平。林下茶园中叶蝉数量只有常规茶园的1/2左右,主要原因是:林下茶园中,_____________
22-23高二上·辽宁大连·期末
知识点: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茶园间植树木是我国茶叶生产中的特色栽培措施,栗-茶间作是较为典型的类型。板栗是喜光、深根性乔木,茶树是喜湿、耐阴、根系较浅的小灌木。实践证明,在板栗林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可取得板栗、茶树两旺,提高经济效益。以下是栗-茶间作模式下茶园群落结构的部分数据。
表1   栗-茶间作模式下茶园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情况
平均树高(m)根系的分布情况
栗-茶间作板栗4.24主要分布在地下20~40cm
茶树1.07主要分布在地下0~20cm
表2   不同模式下茶园群落物种数及个体数情况
害虫种类/种害虫数量/只天敌种类/种天敌数量/只物种总数/种
栗-茶间作茶园112224359162239
单一茶园7340392577129
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表1数据,从群落空间结构的角度分析,栗-茶间作模式下可取得板栗、茶树两旺的原因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与单一茶园相比,栗-茶间作模式下,茶园的害虫种类增多,但害虫数量反而减少,综合表1、表2结果,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3)茶尺蠖是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有效地防治茶尺蠖,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应将茶尺蠖的种群数量控制在______水平。
(4)研究发现茶园土壤动物的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可有效指示茶园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受干扰程度。若要调查茶园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可采用_______方法进行调查,而一般不适于用样方法,原因是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