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6
为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和增殖养护渔业资源,海洋生态学家发展了新的渔业生产方式——海洋牧场。海洋牧场采用人工方法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虾、贝、藻等水生生物的幼体(或卵等)以实现增殖放流,还会在海底投放多个人工鱼礁,为鱼类“建造房子”。礁体进入水中3个月就会生长出海藻和浮游生物,鱼、虾、蟹、贝等生物也很快入住,慢慢地就形成了“水下森林”。礁体还可以通过改变海水的流速和流向,使海域内C、P、N等营养盐分布更均匀。生活在礁体中的贝类主要以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拥有发达的滤食系统,能去除水中的颗粒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长期的高频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增殖放流的主要目的是使种群的年龄结构恢复为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一定时间后提高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率。增殖放流前应明确目标水域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以确定每种生物合理的放流数量。
(2)与传统的网箱养鱼(或虾等)相比,海洋牧场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洋牧场建成后,水质会变好。请结合题中信息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4)海洋牧场中大量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水体中的CO2,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有助减缓温室效应。藻类固定的碳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入鱼类等其他生物,一些大型藻类还能为鱼虾等动物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使水产资源越来越丰富,海洋牧场最终达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22-23高三上·广东江门·阶段练习
知识点:种群的概念及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食物链和食物网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的防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为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和增殖养护渔业资源,生态学家发展了新渔业生产方式—海洋牧场。海洋牧场采用人工方法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虾、贝、藻等水生生物的幼体(或卵等)以实现增殖放流,还在海底投放多个人工鱼礁,为鱼类“建造房子”。礁体进入水中3个月后,就会在礁体上生长出海藻和浮游生物,鱼、虾、贝等生物也很快入住,慢慢地就形成了“水下森林”。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牧场中海带与马尾藻之间存在_______关系。“水下森林”的形成,说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进行。从群落的重要特征分析,与传统网箱养鱼相比,海洋牧场_______
(2)海洋牧场中的大型藻类因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分布在不同的海水深度,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从而能为鱼虾等动物提供_______。水产资源越来越丰富,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这体现生态工程的_______原理。
(3)生态学家对改善前自然条件下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能量(单位:×104kJhm-2a-1)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
营养级
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传递给分解者传递给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
74.569.57.0a45.5
bC1.03.54.5
d2.5微量f
甲是该生态系统的第____营养级,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表格中 c代表的数值为_______,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保留1位小数)。
广西防城港市白龙珍珠湾海域是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为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和增殖养护渔业资源,科研人员通过人工方法向白龙珍珠湾海域投放鱼、虾、贝、藻等水生生物的幼体(或卵等)以实现增殖放流,还在海底投放多个人工鱼礁,为鱼类“建造房子”;礁体进入水中3个月后,就会在礁体上生长出海藻和浮游生物,鱼、虾、蟹、贝等生物也很快入住,慢慢地就形成了“水下森林”,以此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期的高频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海洋牧场实施增殖放流的主要目的是使种群的年龄结构恢复为_____,有利于一定时间后提高种群密度。
(2)在同一片海域中,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和未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出现环境差异,从而引起海洋生物呈现镶嵌分布,这体现出海洋生物群落的______结构。人工鱼礁投放海底一段时间后,礁体表面会附着大量的藻类等生物,藻类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它能有效降低大气中CO2含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3)人类活动排放的CO2会引发近海区域海水的CO2浓度升高,pH下降。研究发现,海洋牧场中浮游动物能排泄出无机盐,其中含有HCO3-等缓冲物质,而浮游动物的分布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研究者调查了四个区域浮游动物的总丰富度,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区海带养殖区牡蛎养殖区人工鱼礁区
浮游动物总丰富度(ind/m320.3520.9512.1147.54
综合表中数据,______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高,请尝试从浮游动物影响海洋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
(4)为了充分利用“水下森林”所提供的能量,通过研究海洋牧场的能量流动,采用人工方法合理的向天然水域投放水生生物的幼体,其实践意义是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