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5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每天从食物中获取的各种化合物。如图表示细胞中一些化学元素组成的相关化合物及功能,I、II、III表示由单体甲、乙、丙构成的一些生物大分子。回答下列问题:

(1)早餐食用面包,面包中的I进入人体并转化为人体细胞中的简要过程为:面包中的I(      )→甲(      )→人体细胞中的I(      )
(2)乙彻底水解的产物中无N、P元素的是__________。III的中文名称为__________,分布于人体细胞的__________中,与II相比,III特有的碱基是_________
(3)人们发现,在玉米籽粒中I主要存在于胚乳中,且发芽过程中,籽粒中I的含量会逐渐减少。若用简单的实验验证发芽过程中I的这种变化,可将__________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____后进行观察。结果: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逐渐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4)某研究小组欲测定日常饮用纯牛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可供选择的材料和试剂有:鲜牛奶(已去除蛋白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清水、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试管若干、水浴锅等。
①牛奶中的糖类主要是乳糖,鲜牛奶中加入斐林试剂后再水浴加热,若出现明显的_________沉淀则说明牛奶中含有还原糖。
②为使还原糖鉴定的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建议设计两组对照,对照组1加入与实验组牛奶等体积的_________后再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对照组2:加入等体积的________后再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22-23高一上·江苏常州·期中
知识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部位核酸的元素组成及基本单位糖类的种类及分布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_____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试管       B.滴管       C.量筒       D.酒精灯       E.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可溶性还原糖)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保温30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其中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溶液pH相对稳定。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______。在玉米提取液中也可能会含有______,在实验前应去除。
②试管2中加入的X是______的提取液,则2、3号试管对比,可证明玉米发芽后可产生淀粉酶,进而证明上述步骤(2)的结论。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淀粉酶已失活,则试管4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