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75
心肌长期负荷过重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等过程称为心脏重塑,与基因Snhg5相关。Snhg5转录出的RNA并不翻译产生蛋白质,而是以RNA的形式发挥调节作用。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建立了心肌细胞特异性Snhg5转基因小鼠。
(1)Snhg5转录所需的原料是______
(2)PCR是一项模拟细胞内DNA复制过程的DNA体外扩增技术,是获取目的基因的主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PCR过程需提供DNA模板B.PCR过程中新链的合成只能从5’→3’
C.PCR过程需打开磷酸二酯键D.可以利用PCR技术进行Snhg5扩增
(3)通过PCR获得的目的基因Snhg5和质粒能用相应的酶切割、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图1)。研究人员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得到6株可能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分别提取各菌株中的质粒,使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SalⅠ和HindⅢ切割后,经DNA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得到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含有重组质粒的菌株编号是______。(编号选填)

(4)根据图1,为获得a-MHC-Snhg5-hGH转基因片段,研究人员应使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______切割Snhg5重组质粒。(编号选填)
①KpnⅠ       ②SalⅠ       ③HindⅢ       ④SmaⅠ       ⑤SacⅡ
(5)将a-MHC-Snhg5-hGH片段导入小鼠受精卵中可以构建a-MHC-Snhg5-hGH转基因小鼠。结合题干信息,以下说法合理的是______。
A.可以使用激素使雌鼠超数排卵
B.可以用显微注射法将a-MHC-Snhg5-hGH片段导入小鼠受精卵中
C.转基因小鼠可以成功表达出Snhg5蛋白
D.一般需要多次杂交才可以获得纯合的转基因小鼠
(6)为研究转基因小鼠在异丙肾上腺素刺激下是否更容易发生心脏重塑,研究人员进行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请结合数据得出结论,并阐述分析过程______
2022·上海闵行·一模
知识点: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动物的体外受精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蛋白质谷氨酰胺酶(PG酶)能催化蛋白质发生脱酰胺反应,增大蛋白质的溶解性,提高食品工业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以谷氨酰胺-甘氨酸为唯一氮源,可以筛选土壤中产PG酶的金黄杆菌,流程如图所示。
(1)培养基I中的谷氨酰胺-甘氨酸遇热易分解,灭菌时应选择______。(单选)
A.过滤除菌B.辐射灭菌C.烘箱干燥D.高压蒸汽灭菌

(2)结合下图分析不同培养基的类型和目的:培养基II______;培养基III______。(编号选填)
①固体培养基②半固体培养基③液体培养基④富集培养⑤分离目标微生物   ⑥发酵培养获得目的产物
经检测从土壤中筛选得到的金黄杆菌PG酶产量较低。为获得高产PG酶菌株,研究员以两株野生型PG酶菌株为亲本,用细胞融合技术拟获得PG酶高产融合菌株。

(3)制备细菌的原生质体时,需利用______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后,可利用______促使原生质体融合。(编号选填)
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②溶菌酶③胰蛋白酶④灭活的仙台病毒⑤农杆菌⑥聚乙二醇
研究人员还设计了利用基因工程高效生产PG酶的方案,流程如图1:

(4)图1中过程①应用了PCR技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PCR中引物长度是影响PCR特异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B.PCR过程中新链的合成方向只能从5’—3’
C.PCR过程中引物可以重复利用
D.退火时引物与单链DNA模板结合

(5)完成过程②需要先将PG酶基因与pPIC9K质粒重组,这个过程称为______;图6为相关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识别和切割位点,根据图1、图2分析,选择用于切割pPIC9K质粒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______
(6)该重组DNA技术的受体细胞是______(产PG酶的野生菌/大肠杆菌/酵母)。
(7)在过程⑤中,每隔一段时间取1mL发酵液,离心后取上清液,加入SDS使蛋白质变性(变为线性形状)后,进行蛋白质凝胶电泳(原理同DNA凝胶电泳),得到图3结果。已知PG酶的理论分子质量约为35kDa。请根据图3结果分析本实验中PG酶酵母表达体系是否构建成功,并说明理由______
褐飞虱是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的首要害虫。褐飞虱糖运输蛋白基因 6(Nlst6)是褐飞虱中肠特异表达的糖转运蛋白基因,帮助褐飞虱将中肠内腔的葡萄糖、果糖等糖分转运至血淋巴中而吸收利用,在褐飞虱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1)图1是褐飞虱糖运输蛋白运输葡萄糖示意图。据图1所示,褐飞虱将葡萄糖转运至血淋巴中的方式是____。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

很多研究表明,利用特定的dsRNA(双链RNA)可影响Nlst6的表达水平,从而干扰褐飞虱的生长发育。科研人员进行了培育转基因水稻干扰褐飞虱Nlst6的研究。
转化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水稻培育
(2)表为常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下列选项中属于Hind Ⅲ切割获得的黏性末端的是____。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HindIII

XhoI

KpnI

PstI

A.B.C.D.

(3)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2所示引物,进行Nlst6基因目的片段的扩增。获取的Nlst6基因片段需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据表分析该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____。

A.HindⅢB.XhoⅠC.KpnⅠD.PstⅠ

(4)以质粒p为载体,通过Nlst6基因片段构建目标表达载体A和B,如图3所示,其中EPSPS为抗草甘膦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水稻细胞一般可采用____。

A.DNA显微注射法B.农杆菌法
C.病毒感染法D.氯化钙法

(5)表达载体导入水稻细胞后,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形成转基因水稻幼苗。下列选项中有关上述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A.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该过程需要某些植物激素参与调节
C.该过程经历了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D.该过程使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6)据图3分析,如何进行转基因水稻的筛选?____。(编号选填)
①用含一定浓度草甘膦的培养基筛选
②设计EPSPS基因引物用PCR技术确认
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表达载体是否导入
生物测试
转基因水稻 dsRNA 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 转基因水稻 siRNA 检测结果如图5所示。

注:-为表达载体A转基因水稻植株,1~7为表达载体B转基因水稻植株。
取食表达载体B转基因水稻后,对褐飞虱3龄若虫(幼虫)和5龄若虫体内靶标基因Nlst6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如图6所示。

(7)分析图4、5、6,取食转基因水稻后褐飞虱体内靶标基因Nlst6的相对表达量____(增加/基本不变/减少),原因可能是____
(8)若要研究转基因水稻对褐飞虱的若虫和成虫的生长发育分别有什么影响,还需检测哪些指标。____。(编号选填)
①若虫发育所经历的时间   ②若虫最大体重   ③若虫平均体重   ④雌虫产若虫数量   ⑤雌、雄成虫最大体重   ⑥雌、雄成虫平均体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