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4
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树木繁茂、树冠遮天蔽日。森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经调查发现: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有 7 种、裸子植物 1 种,被子植物 119 种,物种丰富度增加,物种丰富度是指_____。该生态系统的群落区别于其他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_
(2)该森林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如自上而下分别有乔木、灌木和草本   植物,其意义是:_____
(3)该森林群落终年常绿,一些高大树木突出林冠之上,不连续,呈伞状冠型。由春到秋,群落冠层呈嫩绿到深绿,在冬季老叶脱落前,常可见部分红叶映衬在绿色冠层中, 说明了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
(4)若生态学家使用样方法对该森林的植物物种数量进行调查,取样的关键为:_____。为了使结果更加可靠,可以至少选取 5 个样方,以_____作为最终结果。(填“最大值”、“平均值”或“最小值”)
(5)若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土壤取样深度不同,生物的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在统计物种数目的同时, 还可统计物种的相对数量,其中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小动物,可以用__________(填方法名称)进行统计。
(6)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和黑桫椤。研究人员在该自然保护区内选取 10m×10m 的 20 个样方对黑桫椤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并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定,并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定数据如图所示。

样地

黑桫椤个体数/株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7

17

5

10

6

16

8

4

15

6

9.4

18

7

10

14

8

10

6

8

5

4

9.0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自然保护区是黑桫椤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株/m2。黑桫椤的生长主要体现在茎高增加方面,图中数据反映出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_________。对黑桫椤高度的研究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态位的研究范畴。
22-23高二上·山西太原·阶段练习
知识点: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科研工作者为研究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的生态发展及生态保护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在该保护区中黑桫椤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
(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记录数据如下:

样带

黑桫椤个体数

平均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A

7

17

5

10

6

16

7

4

15

6

9.3

B

19

6

10

14

8

11

5

8

5

4

9.0


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_____原则,样带A和B分别位于__________,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________(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
②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黑桫椤的___________,测定结果为__________株/m2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定,并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定数据见下图。

黑桫椤的生长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增加方面,因而以上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___________,从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黑桫椤种群密度将________
(3)为对黑桫椤的种群变化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研究人员还对样方中其他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黑桫椤种群所在的森林群落中有蕨类植物14种,被子植物113种。
①以上结果是通过对样方中所有植物_______(填“种类”或“数量”或“种类和数量”)的调查,获得了该植物群落的物种_________数据。
②进一步调查发现,该群落中乔木层可分2个亚层,每层优势物种有十几种;黑桫椤是灌木层中的绝对优势种,其下还有种类丰富的草本层。此数据反映出黑桫椤所处群落在空间上有较为复杂的__________
(4)桫椤树形美观,茎干可以药用食用,其化石还与恐龙化石并存,被用以研究恐龙兴衰,以上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植物活化石,国家在其所在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
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的黑桫椤(木本蕨类植物)主要分布于一条溪流的两侧,科研工作者对相关问题展开了下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选取了10m×10m的20个样方,统计黑桫椤个体数,记录数据如下:
样带黑桫椤个体数平均值
12345678910
A71751061671415610.3
B19610148115185410.0
①研究植物种群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__原则,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_____(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
②表中数据反映的是黑桫椤的种群密度,测定结果为_____株/m2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黑桫椤的高度进行了测定,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定数据见下图。这些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黑桫椤种群特征中的_____,从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黑桫椤种群密度将_____
   
(3)为对黑桫椤的种群变化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研究人员还对样方中其他植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黑桫椤种群所在的森林群落中有蕨类植物14种,被子植物113种。
①以上结果是通过对样方中所有植物_____(填“种类”或“数量”或“种类和数量”)的调查,获得了该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的_____数据。
②进一步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该群落中从山脚到山坡黑桫椤呈镶嵌分布,反映出黑桫椤所处群落在空间上有较为复杂的_____结构。
(4)调查保护区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5)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小明又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在用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对某一稀释10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平均数为10,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个。
(6)该自然保护区终年常绿,一些高大树木突出林冠之上,不连续,呈伞状冠型。由春到秋,群落冠层呈嫩绿到深绿,在冬季老叶脱落前,常可见部分红叶映衬在绿色冠层中,说明了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引起群落的外貌和结构有规律变化的原因是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