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29
基因所属染色体的测定是遗传学研究中的一项基本工作,早年主要运用家系法定位人类基因所属染色体,生物技术的进步使该项研究工作不断创新。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一个特定基因与特定染色体联系起来,是摩尔根等人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完成的,被摩尔根成功定位的基因、染色体分别是果蝇的_____,该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单基因遗传病是指_____;某单基因遗传病家系中,患者多为男性,且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也都是该病患者,则该遗传病很可能是_____遗传病。
(3)细胞融合技术给测定基因所属染色体的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突破。缺失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记为HPRT-)的细胞和缺失TK胸苷激酶(记为TK-)的细胞在HAT培养基上均不能增殖;人体TK+/HPRT细胞与小鼠TK~/HPRT*细胞融合成的杂种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人的染色体被随机部分丢失,得到6株能在HAT培养基上增殖的稳定的细胞株,如下表:
细胞株编号123456
所含人染色体编号11,14,17,227,11,14,175,7,17,212,9,11,175,17,18,202,5,17,19
①人体细胞与小鼠细胞能融合成杂种细胞,表明细胞膜具有_____;在HAT培养基上增殖的细胞株1中最多有_____条人染色体。
②由表中信息可推测,人类TK基因可能在_____号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
22-23高三上·辽宁辽阳·阶段练习
知识点:萨顿的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实例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科学家曾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人类的基因定位于特定的染色体上。实验原理及方法如下:
将小鼠细胞和人类细胞混合在一起培养,并加入灭活的仙台病毒,首先引起细胞膜的融合,然后是核膜的融合,完成分裂后形成杂交细胞。杂交细胞继续分裂,人类的染色体将随机丢失,但会保留所有的小鼠染色体。最终,多次分裂以后,杂交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趋于稳定,仅保留几条甚至一条人类染色体。
HAT培养基是一种选择培养基,由于添加了次黄嘌呤、氨基蝶呤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缺乏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和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中的任何一种酶,细胞都将不能在这种培养基上增殖。
诱导TK-/HPRT+小鼠细胞和TK+/HPRT-人类细胞融合,并在HAT培养基中培养,发现多次分裂后存活的杂交细胞都保留了人类17号染色体。诱导TK+/HPRT-小鼠细胞和TK-/HPRT+人类细胞融合,并在HAT培养基中培养,发现多次分裂后存活的杂交细胞都保留了人类X染色体。(注:“-”表示该基因功能缺陷,“+”表示该基因功能正常。)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培养小鼠细胞和人类细胞时,同时加入灭活的仙台病毒,其作用是__________
(2)诱导单基因功能缺陷的小鼠细胞和单基因功能缺陷的人类细胞融合后,在HAT培养基上,__________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细胞才能生长。
(3)在体外进行杂交细胞培养时,除营养条件外,还需要满足的其他条件包括__________环境,适宜的__________和渗透压,以及适宜的气体环境。
(4)由本文可知,人类的TK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人类的HPRT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人的HPRT基因缺陷(HPRT-)和小鼠的TK基因缺陷(TK)细胞在HAT培养基中都不能存活。杂种细胞在分裂中随机丢失人的染色体,但保留所有的鼠染色体。因此,利用人—鼠细胞融合技术可以将人类基因定位于特定的染色体上。

(1)将人的HPRT细胞与小鼠的TK细胞用________促进融合,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_______细胞,称为杂交细胞。然后培养在________培养基(HAT)中,最终筛选出人—鼠杂种细胞。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____________成为可能。
(2)将存活下来的杂种细胞进行单克隆培养,获得不同的细胞株,用碱性染料染色后镜检,观察结果如下:
细胞株编号123456
所含人染色体编号11,14,
17,22
7,11,
14,17
5, 7,
17,21
2, 9,
11,17
5,17,
18,20
2, 5,
17,19

由此可推测________基因在________染色体上。
(3)如果要确定人鸟苷酸(UMP)激酶基因所在染色体,应选择UMP激酶缺陷的________(填“人”或“鼠”)细胞与相应细胞杂交,这样的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对小鼠的基因进行定位。
(4)经过基因测序发现UMP激酶缺陷是因为编码它的基因中部的部分碱基替换造成的,结果可能导致(_____)
A.转录不能进行
B.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缺少部分氨基酸序列
C.合成的蛋白质分子增加部分氨基酸序列
D.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氨基酸数目不变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