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实验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70
材料: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容易复发、远期疗效不满意,研究人员对肝癌细胞的结构及代谢进行相关的研究。癌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点,使得肿瘤增长速度大于血管新生的速度,这使恶性实体肿瘤内部逐渐形成慢性营养缺乏的微环境,因此肿瘤细胞需要通过调整细胞代谢才能继续生存。
(1)下图是细胞呼吸及线粒体融合和分裂的示意图。

①物质A是_________,A可以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形成乳酸,也可以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
②细胞质基质中DRP1的S616位点磷酸化,可以使DRP1定位于线粒体外膜上,促进线粒体________(填“分裂”或“融合”)。
③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_________、内膜融合蛋白QPA1共同作用实现了线粒体膜的融合,使线粒体的长度明显变长。
(2)已有研究发现肝癌肿瘤中心区域细胞中线粒体融合增强,线粒体长度明显长于边缘区域细胞,这些变化与肝癌细胞适应营养缺乏有关。为研究在营养缺乏时线粒体融合对肝癌细胞糖代谢的调控。研究者用肝癌细胞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指标组别

细胞耗氧速率

线粒体ATP产生量

胞外乳酸水平

线粒体嵴密度

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

乳酸脱氢酶的量

甲组:常规培养组

4.2

1.0

0.35

10.1

0.91

1.01

乙组:营养缺乏组

5.6

1.4

0.28

17.5

2.39

0.25

丙组:营养缺乏+

抑制DRP1S637磷酸化

3.1

0.8

0.38

9.8

1.22

1.22


注:线粒体嵴密度=嵴数目/线粒体长度
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2),将下列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入图中,完善肝癌细胞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代谢调控途径。

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_、5_________、6_________
a.细胞耗氧速率增加、线粒体ATP产生量增加
b.胞外乳酸水平减少
c.线粒体嵴密度增加、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增加
d.乳酸脱氢酶含量降低
e,线粒体融合增强
f.DRP1S637磷酸化增强
(3)下图表示217名切除肝肿瘤患者的肝癌细胞中DRP1S637磷酸化水平与病人存活率及无复发存活率的关联曲线。

请你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个术后用药建议:_______
(4)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成功诱导人成纤维细胞为hiHep细胞,hiHep细胞具有肝细胞的许多功能,如:分泌血清白蛋白、积累糖原、药物转运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Hep细胞与人成纤维细胞具有相同的核酸
B.衰老的肝细胞中细胞体积与细胞核体积均变小
C.细胞分化和细胞癌变过程中,遗传物质均发生改变
D.hiHep细胞的成功诱导为治疗重症肝病提供了可能性
(5)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凋亡、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织细胞的更新包括细胞凋亡和干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
B.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说明已发生了细胞分化且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C.细胞内进行mRNA的合成说明该细胞已经发生分化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6)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可以判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通过着丝粒②相连
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D.在有丝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22-23高二上·上海·期中
知识点:有氧呼吸过程细胞的分化细胞癌变的原因及防治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规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容易复发、远期疗效不满意,研究人员对肝癌细胞的结构及代谢进行相关的研究。
(1)癌细胞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使得肿瘤增长速度大于血管新生的速度,这使恶性实体肿瘤内部逐渐形成慢性营养缺乏的微环境,因此肿瘤细胞需要通过调整细胞代谢才能继续生存。
(2)下图是细胞呼吸及线粒体融合和分裂的示意图。

①葡萄糖在______________中分解为[H]和A,物质A是______________,A可以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形成乳酸,也可以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的呼吸链复合体是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__________阶段的酶。
②细胞质基质中DRP1的S616位点磷酸化,可以使DRP1定位于线粒体外膜上,促进线粒体_______________(填“分裂”或“融合”)。
③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______________、内膜融合蛋白OPA1共同作用实现了线粒体膜的融合,使线粒体的长度明显变长,
(3)已有研究发现肝癌肿瘤中心区域细胞中线粒体融合增强,线粒体长度明显长于边缘区域细胞,这些变化与肝癌细胞适应营养缺乏有关。为研究在营养缺乏时线粒体融合对肝癌细胞糖代谢的调控。研究者用肝癌细胞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指标

组别

细胞耗氧速率

线粒体ATP产生量

胞外乳酸水平

线粒体嵴密度

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

乳酸脱氢酶的量

甲组:常规培养组

4.2

1.0

0.35

10.1

0.91

1.01

乙组:常规培养组

5.6

1.4

0.28

17.5

2.39

0.25

丙组:营养缺乏+抑制DRP1S637磷酸化

3.1

0.8

0.38

9.8

1.22

1.22


注:线粒体嵴密度=嵴数目/线粒体长度
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2),将下列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入图中,完善肝癌细胞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代谢调控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细胞耗氧速率增加、线粒体ATP产生量增加
b.胞外乳酸水平减少
c.线粒体嵴密度增加、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增加
d.乳酸脱氢酶含量降低
e.线粒体融合增强
f.DRP1S637磷酸化增强
(4)下图表示217名切除肝肿瘤患者的肝癌细胞中DRP1S637磷酸化水平与病人存活率及无复发存活率的关联曲线。

请你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个术后用药建议:_______________
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容易复发、远期疗效不满意,研究人员对肝癌细胞的结构及代谢进行相关的研究。
(1)癌细胞有_______的特点,使得肿瘤增长速度大于血管新生的速度,这使恶性实体肿瘤内部逐渐形成慢性营养缺乏的微环境,因此肿瘤细胞需要通过调整细胞代谢才能继续生存。
(2)下图是细胞呼吸及线粒体融合和分裂的示意图。

①葡萄糖在_______中分解为[H]和A,物质A是_______,A可以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形成乳酸,也可以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的呼吸链复合体是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___阶段的酶。
②细胞质基质中DRP1的S616位点磷酸化,可以使DRP1定位于线粒体外膜上,促进线粒体_______(填“分裂”或“融合”)。
③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_______、内膜融合蛋白OPA1共同作用实现了线粒体膜的融合,使线粒体的长度明显变长。
(3)已有研究发现肝癌肿瘤中心区域细胞中线粒体融合增强,线粒体长度明显长于边缘区域细胞,这些变化与肝癌细胞适应营养缺乏有关。为研究在营养缺乏时线粒体融合对肝癌细胞糖代谢的调控。研究者用肝癌细胞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指标

组别

细胞耗氧速率

线粒体ATP产生量

胞外乳酸水平

线粒体嵴密度

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

乳酸脱氢酶的量

甲组:常规培养组

4. 2

1. 0

0. 35

10. 1

0. 91

1. 01

乙组:营养缺乏组

5. 6

1. 4

0. 28

17. 5

2. 39

0. 25

丙组:营养缺乏+抑制DRP1S637磷酸化

3. 1

0. 8

0. 38

9. 8

1. 22

1. 22


注:线粒体嵴密度=嵴数目/线粒体长度
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2),将下列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入图中,完善肝癌细胞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代谢调控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细胞耗氧速率增加、线粒体ATP产生量增加
b.胞外乳酸水平减少
c.线粒体嵴密度增加、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增加
d.乳酸脱氢酶含量降低
e.线粒体融合增强
f.DRP1S637磷酸化增强
(4)下图表示217名切除肝肿瘤患者的肝癌细胞中DRP1S637磷酸化水平与病人存活率及无复发存活率的关联曲线。

请你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个术后用药建议:_______
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容易复发、远期疗效不满意。研究人员对肝癌细胞的结构及代谢进行相关的研究。
(1)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肿瘤恶性增殖速度往往___________血管新生的速度,随着细 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恶性实体肿瘤内部逐渐形成慢性营养缺乏的微环境,因此肿瘤细胞需要通过调整细胞代谢才能继续生存。
(2)如图 1 是细胞呼吸示意图,图 2 是线粒体融合和分裂的示意图:


葡萄糖在_____中分解为[H]和 A,物质A是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的呼吸链复合体是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_________阶段的酶。线粒体外膜上的 Mfn1/Mfn2 蛋白、内膜融合蛋白_________的作用实现了线粒体膜的融合,线粒体的长度明 显变长。细胞质基质中 DRP1 的 S616 位点磷酸化,DRP1 定位于线粒体外膜上,促 进___________
(3)已有研究发现肝癌肿瘤中心区域细胞中线粒体融合增强,线粒体长度明显长于边缘区域细胞,这些变化与肝癌细胞适应营养缺乏有关。为研究在营养缺乏时线粒体融合对肝癌细胞糖代谢的调控。研究者用肝癌细胞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细胞耗氧速率线粒体ATP产生量胞外乳酸水平线粒体嵴密度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乳酸脱氢酶量
甲组:常规培养组4.21.00.3510.10.911.01
乙组:营养缺乏组5.61.40.2817.52.390.25
丙组:营养缺乏+抑制S637磷酸化3.10.80.389.81.221.22

注:线粒体嵴的密度=嵴的数目/线粒体长度
①丙组抑制 DRP1S637 磷酸化的目的是_____
②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2),将下列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入图 3 中,完善肝癌细胞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代谢调控途径_____

a.细胞耗氧速率增加、线粒体ATP 产生量增加   b.胞外乳酸水平减少 c.线粒体嵴密度增加、呼吸链复合体的活性增加   d.乳酸脱氢酶含量降低e.线粒体融合增强 f.DRP1S637 磷酸化增强
(4)如图3 表示217 名切除肝肿瘤患者的肝癌细胞中 DRP1S637 磷酸化水平与病人存活 率及无复发存活率的关联曲线。

请你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个术后用药建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