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337
口服α—干扰素在慢性乙肝、丙肝及部分肿瘤的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下图为科研人员制备能合成干扰素的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DNA复制时,子链只能由5'向3’方向延伸,故可以从下图A、B、C、D四种单链DNA片段中选取________作为引物。PCR反应完成后,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鉴定PCR的产物。

(2)图示过程涉及的生物工程包括植物基因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 ,后者利用了____________的原理。
(3)如果将干扰素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早期胚胎培养至_________________阶段,然后进行胚胎移植,可从转基因动物分泌的乳汁中获得干扰素,人们把这种转基因动物称为___________
(4)干扰素体外保存相当困难,如果将其分子上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就可在-70℃条件下保存半年,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对蛋白质进行改造,应该直接对___________进行操作来实现对蛋白质的改造。
21-22高二下·黑龙江佳木斯·期末
知识点: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蛋白质工程原理及操作流程胚胎移植技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干扰素具有干扰病毒复制作用,对治疗乳腺癌、淋巴癌、多发骨髓瘤和某些白血病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I.下图为科研人员制备能合成干扰素的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的流程,①~④表示相关的操作,EcoRⅠ、BamHⅠ为限制酶,它们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限制酶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EcoR l

G↓AATTC

BamH l

G↓GATCC


(1)步骤①中常利用PCR技术获取和扩增干扰素基因,除含有干扰素基因的DNA片段之外,该过程需要提供_________以及引物。设计引物序列时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科研人员还需在两种引物的一端分别加上相应的碱基序列,以便于后续基因的剪切和连接,这两种碱基序列分别是_________
(2)过程②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
(3)过程③中需先用_________处理根瘤农杆菌,可使根瘤农杆菌处于_________的状态,以便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胞。
(4)④过程检测人参愈伤组织细胞是否产生干扰素,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II.干扰素在体外保存相当困难。科学家采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将干扰素基因中相应位点的C//G碱基对特定突变为G//C碱基对,从而使干扰素中的第17位氨基酸由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该技术采用具有互补末端的引物,使PCR产物形成了重叠链,从而在随后的扩增反应中通过重叠链的延伸,将不同来源的扩增片段重叠拼接起来,获得定点突变的干扰素基因,然后导入受体细胞生产表达新的干扰素,这种改造的干扰素可在-70℃条件下保存半年。原理如图。

(5)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诱变干扰素基因时,将预期的突变碱基设计在PCR的引物3和引物4中,制备出“PCR体系1”和“PCR体系2”,分别进行PCR扩增。“PCR体系1”中加入的引物是_________。PCR体系1和PCR体系2必须分开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得到图中由c、d链构成的完整DNA分子至少需要“PCR体系2”进行_________次循环。
(6)将PCR体系1、2的产物(图中ab和cd)混合后,继续进行下一次PCR反应。在该PCR反应体系中经过高温变性后,当温度下降到55℃,能够互补配对的DNA链相互结合,理论上有_________种结合的可能,其中能进行进一步延伸的有_________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