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65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水稻是自花传粉作物,花多且小。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对水稻进行杂交需要对母本进行___,育种环节繁琐,工作量大。在培育杂交水稻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找到了野生雄性不育的水稻,可以将其作为___,大大简化育种环节。
(2)水稻花粉的育性是由细胞核基因R/r(R、r基因仅在花粉中表达)和线粒体基因N/S(每植株只含有其中的一种)共同控制,基因型可表示为“线粒体基因(核基因型)”,如植株N(rr),导致花粉不育的机理如下图所示:

N、S基因的遗传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雄性不育水稻的基因型为___,若要获得基因型为S(Rr)的植株,应优先选择___为母本。由于雄性不育系无法完成自交,可以选择基因型为___的水稻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后代全部为雄性不育系。
(3)袁隆平团队成功培育出了可在盐碱地正常生长的海水稻。水稻的低产(A)对高产(a)为显性,耐盐碱(B)对不耐盐碱(b)为显性,且基因A/a和基因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用纯种低产耐盐碱植株和纯种高产不耐盐碱植株杂交得到F1,在F1自交产生的高产耐盐碱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占___,若将高产耐盐碱植株混合种植,自然状态下理论上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其中某株高产耐盐碱植株M上所结种子种植后全部表现为高产耐盐碱,则M植株的基因型为___
22-23高三上·黑龙江大庆·开学考试
知识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杂交育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半个世纪,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低镉水稻、海水稻等,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Ⅰ、杂交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现象,即杂种子代在产量和品质方面优于纯合双亲。水稻是雌雄同花植物,花小且密集,导致杂交育种工作繁琐复杂。“三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研究应用最早的杂交水稻,由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种水稻培育而成,如下图所示。由于杂交种的子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种植后不再使用,需每年利用雄性不育系制备杂交种。已知水稻的花粉是否可育受细胞质基因(N、S)和细胞核基因(R、r)共同控制,其中N和R表示可育基因,S和r表示不育基因。只有当细胞质基因为S且细胞核基因型为rr[记为S(rr)]时,水稻才表现为雄性不育,其余基因型均表现为雄性可育。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N、S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分离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持续获得雄性不育系水稻,应使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进行杂交,其杂交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S(rr)×S(rr)        B、S(rr)×N(RR)          C、S(rr)×N(Rr)          D、S(rr)×N(rr)
(4)恢复系是指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特征的品系,通过“三系法”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2017年9月,袁隆平院士在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宣布了两项重大研究成果:一是耐盐碱的“海水稻”培育,二是吸镉基因被敲除的“低镉稻”最新研究进展。有关遗传分析见表。

水稻品种

表现型

导入或敲除的相关基因

该基因所在位置

普通水稻

不耐盐高镉

未导入和敲除

海水稻

耐盐高镉

B⁺

6号染色体

低镉稻

不耐盐低镉

C⁻

2号染色体

注:B⁺表示转入的耐盐基因,C⁻表示吸镉基因被敲除,普通水稻的基因型是B⁻B⁻C⁺C⁺。B对B⁻为显性,C⁺C⁻表现为中镉稻。
(5)已知C⁺C⁻为中镉水稻,说明C⁺对C⁻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进行水稻(2N=24)基因组测序时,应对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测序。
(6)若海水稻为纯合子,有可供选择的低镉水稻,为获得稳定遗传的耐盐低镉水稻。请设计杂交育种程序,用遗传图解(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三代即可)表示,并用简要的文字说明__________
(7)与普通水稻相比,海水稻能将进入细胞内的某些盐离子集中储存于液泡,其“耐盐”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