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非选择题-解答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354
普通小麦有6个染色体组(AABBDD),来自三个不同的物种。小麦既能自花传粉也能异花传粉,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来自同一物种的同源染色体才会发生联会。我国科学家将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小麦,育种过程如图10所示。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都有7条染色体,其中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杂交后代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其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该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能形成_____________个四分体。
(2)研究发现杂交后代③中C组的染色体数目较杂交后代②减少,这是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这些染色体无法_____________,造成其会被随机分配到不同次级性母细胞中去。
(3)为使杂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普通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为______________。若选择后的小麦细胞内只含有一个显性抗叶锈病基因(Lr19),则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方式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叶锈病品种。
(4)由于小麦花很小,人工杂交操作十分困难。科学家从太谷核不育小麦(一种普通小麦)中精准定位了雄性不育基因PG5,该基因相对于可育基因为显性,将导致含有该基因的花粉不育。现有纯合不抗叶锈病雄性不育小麦(含两个PG5基因)和纯合抗叶锈病可育小麦若干(含两个Lr19基因)。请设计实验探究抗叶锈病基因Lr19与雄性不育基因PG5是否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写出最优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注:实验中不发生突变和互换)
①实验思路:用纯合不抗叶锈病雄性不育小麦作母本与纯合抗叶锈病可育小麦作父本杂交,获得F1。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及结论:若F2中抗叶锈病雄性不育:不抗叶锈病雄性不育:抗叶锈病雄性可育不抗叶锈病雄性可育=_______________,则基因Lr19和基因PG5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若F2中不育抗叶锈病:可育抗叶锈病=________,则基因Lr19和基因PG5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22-23高三·江苏盐城·期中
知识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问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普通小麦有 6 个染色体组 (AABBDD) ,来自三个不同的物种。小麦既能自花传粉也能异花传粉,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来自同一物种的同源染色体才会发生联会。我国科学家将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小麦,育种过程如图所示。图中 A 、B 、C 、D 表示 4 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都有 7 条染色体,其中C 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杂交后代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其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条染色体。该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能形成_______个四分体。
(2)研究发现杂交后代③中C 组的染色体数目较杂交后代②减少,这是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这些染色体无法_________ ,造成其会被随机分配到不同次级性母细胞中去。
(3)为使杂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普通小麦染 色体上,这种变异为___________。若选择后的小麦细胞内只含有一个显性抗叶锈病基因 (Lr19) ,则可通 过__________方式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叶锈病品种。
(4)现有三个小麦品种:①的基因型为 eeFFGG ,②的基因型为 EEffGG ,③的基因型为 EEFFgg 。这三对等位 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请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eeffgg 的植株 (用文字简要描述获得过程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麦是雌雄同株的粮食作物,我国重要的口粮之一。我国人口众多,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Lr19为显性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培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如图所示。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与CC远缘杂交形成的后代,需经秋水仙素处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杂交后代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___________;杂交后代②中染色体数目介于____________条之间。
(2)为使杂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为_____________,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快速获得能稳定遗传的“含抗病基因的小麦”。
(3)由于小麦花很小,人工杂交操作十分困难。科学家从太谷核不育小麦(一种普通小麦)中精准定位了雄性不育基因PG5,该基因相对于可育基因为显性,将导致含有该基因的花粉不育。现有纯合不抗叶锈病雄性不育小麦(含两个PG5基因)和纯合抗叶锈病可育小麦若干(含两个Lr19基因)。请设计实验探究抗叶锈病基因Lr19与雄性不育基因PG5是否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写出最优的实验思路。(注:实验中不发生突变和交换):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